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021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174期:第021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7-02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份奋力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答卷

本报记者李楠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6月25日,自治区政法机关召开“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专场发布会,这也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庆祝建党百年、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会的第六场。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总要求,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重要职责,奋力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统筹推进全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新时代政法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旭军,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伟,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佳玫,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斌,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覃剑峰围绕主题,向大家介绍了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三年专项斗争硕果累累扫黑除恶进入常态化新阶段

自治区持续向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发起人民战、攻坚战、歼灭战,截至目前,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三年专项斗争硕果累累,627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迫于强大压力投案自首,我区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省区。

截至6月20日,全区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66个,铲除涉恶团伙1162个。检察机关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累计批捕1231件3240人,起诉681件5728人。公安机关已办理“线索清仓”目标线索27403件,查结率100%;全国扫黑办交办省市两级直查线索1147件,查结率100%。全区组建专业办案团队,对147起重大复杂案件实行3级挂牌督办、3级领导包案。易连峰、范泉智等涉黑组织被成功打掉。全区共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0869名,公安部确定的涉黑恶重点目标逃犯境内到案率达100%。

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相结合,实现了社会生态与政治生态的同步治理、同步优化。扫黑除恶纳入全区巡视巡察工作的重点内容,建立起领导班子包联包案制度和纪法联合办案机制,采取“一案三查”“两个一律”等核查法,形成强大打击合力。截至6月20日,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62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39人,组织处理761人,移送司法机关244人。集中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专项整治行动,傅铁钢、孟建伟、赛青克等一批涉伞干部纷纷落马。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纵深推进 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旭军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旭军表示,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内蒙古聚焦“四项任务”,紧盯“三个环节”,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通过教育整顿,我区政法系统政治生态持续优化,纪律作风明显好转,素质能力得到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各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教育整顿充分融合,综合运用市县党委书记讲专题党课、纪委书记作廉政教育报告、政法英模作事迹报告等形式,上好党史教育、理论学习、法纪警钟、民族团结、红色传承等必修课程。通过学习教育,广大政法干警思想政治受到深刻洗礼,达到了“七个进一步”的学习教育目的。

各地坚持把持续净化政法系统政治生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深刻自我革命,不断纯洁政法队伍,先后查处自治区司法厅原厅长郝泽军、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王广音、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原检察长王汉武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各地将整治顽瘴痼疾作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治本工程,全链条发力、全系统整治。教育整顿期间,累计排查“六加一顽瘴痼疾”突出问题21838个,整改18255件,整改率达81.2%。政法各单位深入纠治审判案件久押不决,检务监督不力,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违规违法“减假暂”等一大批执法司法“老大难”问题,推动执法司法权力规范运行取得新成效。

同时,全区选树了一批“政法英模”和“先进个人”,各地采取英模事迹报告会、观看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宣传片等方式,向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广泛宣传政法英模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和可贵精神。

各地把“开门搞整顿”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立足政法机关主责主业,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广建设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24小时警局,推出执法司法领域便民利民举措4800多项,解决群众诉求1.3万条。党委政法委系统牵头化解群众涉法涉诉案件7868件;法院系统紧盯执行案款“积压延付”问题,共清理发放执行款25.41亿元;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集中突破一批立案难、执行难、发还难案件;公安机关构建“全民反诈、全警反诈、智慧反诈”工作体系,阻止近20万名群众被骗,止付资金30.1亿元、冻结12.2亿元,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创新举措,推动6类84项业务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办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去年审结案件13580件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伟

我区印发了《关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指导沿黄河流域法院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沿黄盟市法院相继设立河海保护法律工作站、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点,建立“青城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乌梁素海环境资源审判法庭于2020年9月正式开工,在全国率先建立“河长+检察长”联动长效机制,该模式受到自治区党委的充分肯定,写入自治区总河长令。

结合我区生态环境特点,我区对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非法猎捕杀害珍贵野生动物、盗伐滥伐林木等高发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在呼伦湖、乌梁素海等重点区域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巡回审判、环保宣传、法律咨询等司法便民服务。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审理,通辽中院审理自治区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案件,通辽市政府与霍林郭勒市露天煤矿就环境损害赔偿达成磋商协议,赔偿金额2.8亿元,通辽中院裁定确认合法有效,赔偿金已实际履行到位。

2020年,全区受理环境资源类案

件13576件(不含旧存),审结13580件。其中,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1607件、民事案件10675件、行政案件1294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69件。

自治区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伟介绍说,全区法院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实施判处原态修复、异地修复、对量补偿等修复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12309检察服务呼叫热线全覆盖不让群众诉求“石沉大海”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佳玫

我区畅通群众申诉渠道,在全国率先实现12309检察服务呼叫热线盟市全覆盖,对2万件信访事项全部及时答复,决不让群众诉求“石沉大海”。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佳玫表示,2020年,自治区检察院作为全国三个试点单位之一,全面完成12309检察服务热线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并对首办移送事项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12309网站、检察服务热线、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四种途径提出控告申诉。

同时,检察机关开展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工作,检察长包案化解重大疑难信访案件。2018年至今年5月底,三级院共公开听证610件次,今年前4个月,听证案件矛盾化解率达94%。

记者了解到,检察机关还将司法救助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在检察环节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当事人全面救助、应救尽救,注重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推动开展多元化综合帮扶。

2020年,我区检察机关消灭司法救助空白点,全年受理司法救助案件415件,救助551人,同比增长35.38%,发放救助金1020万元,同比上升12.91%。

此外,全区检察系统严守舌尖安全防线,开展禁食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并在校园周边专项整治售卖烟草行为,起诉危害食药安全犯罪104人,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89件。同时,严惩坑农害农犯罪,组织过期农药专项检查,起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63人。2020年以来,还部署开展了煤炭领域国有财产保护专项监督、强化疫情源头防控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守护北疆草原林地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等多个专项行动。截至2020年底,监督收回煤炭资源领域国有财产损失39.79亿元。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今年前5个月破获案件1254起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斌

全区积极构建“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反诈工作新格局,从“打防管控宣”多方面入手,严厉打击、严格防范,坚决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势头。

今年1至5月,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54起,同比上升26.28%;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70名,同比上升243.28%。同时,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公安部门会同通信、金融部门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治理银行卡、电话卡“两卡”违法犯罪活动,自2020年10月共抓获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员2420名,缴获涉案银行卡、电话卡17.5万余张。自治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从快办理,严厉打击社会危害大、影响范围广、手段恶劣的犯罪行为。2020年至今,共批准逮捕利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914人,同比上升8.1%,审查起诉884人,同比上升10.8%。

内蒙古各级反诈中心线上线下多渠道、立体化开展反诈宣传预警防范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发现潜在被骗人线索,并通过96110电话和见面方式进行精准预警劝阻,今年1至5月,全区共下发预警线索15.7万条,劝阻成功率达97.6%。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斌介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繁多,并且不断发展变化。目前,高发的类型主要为“杀猪盘”类诈骗、“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贷款”类诈骗和“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广大市民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事不慌张,要通过正规官方渠道或拨打96110核对信息,并做到坚决不透露银行卡号、转账密码、交易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涉及转账一定注意核验对方身份,不轻易汇款。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筑维护边疆稳定“第一道防线”

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覃剑峰

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加强人民调解、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列入各级党政机关、行业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及实绩考核内容。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自治区高院、自治区司法厅等7部门分别制发《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6个制度性文件。

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覃剑峰介绍,自治区司法厅组织社会力量,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工作,努力构筑起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并通过完善多元调解工作格局,积极对接城乡社区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目前,自治区100%的乡镇(街道)和98%的村居(社区)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调解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有机衔接。此外,针对我区人口高度分散、城乡人民调解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在全国首创4K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为广大群众提供远程法律服务。大力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融合,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向信访、公安等部门拓展延伸,大力推进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建立诉前人民调解组织76个,覆盖73.8%的基层人民法院,年均化解诉讼纠纷1607件,大幅节省了诉讼资源。推进人民调解与社会专业组织协同配合,建立起商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80个,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此外,通过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与自治区“12348”人民调解工作指挥分流平台对接机制,实现线上和线下有效衔接,主动承接由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移送或委托调解的案件。近五年来,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2.4万件,年均化解近14.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6.97%。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