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色与现状工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167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6-22

内蒙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色与现状

董庆玲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其中八个盟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志着各盟市已进入全面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新阶段。

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做出的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等精神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推进市域治理的重要作用;由于各盟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差异,既涌现出“青城模式”“乌海样本”等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又差异化反映出复杂性、长期性的治理现状,总体上体现出治理理念、制度、过程、生态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走向,探索出立足群众需求、符合内蒙古发展实际的市域治理新思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城市发展新篇章。

治理理念的系统化。我区市域治理总体上以“以人为本”“强化政治引领”“差异化”治理理念的有机结合,指导与规范治理目标与政策取向。

首先,“以人为本”理念,把握新时代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在市域范围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盟市都在城市治理、规划、体现为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治理目标,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建立1200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大厅,着力打造特色为民服务设施。

其次,“强化政治引领”理念。坚持党对市域治理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市域治理中统揽全局的作用。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党建+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再次,“差异化”理念。各盟市治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应体现异质发展理念,依照内蒙古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的统筹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分地区、分盟市、分类型细化发展方向和重点。赤峰市巴林右旗积极探索具有民族地区特点的基层治理体系,独具牧区特色的“莫日格德”(智慧)警务工作模式,及时化解、处理各类矛盾。

治理主体的多样化。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自治区本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各方力量协调行动,政府、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居民群众、社团等各类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积极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鼓励多方参与,激发各治理主体、各民族人民治理的主体意识与内生动力,形成多元主体共治合力。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打造“党建+共同体”,建立6个党建引领共同体和3个联合体,涵盖民族团结等多元主体协同的多项治理内容;赤峰市红山区红山郡社区,通过与企业联合的形式激励社区居民参与。同时,各盟市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平台、载体与渠道。包头市昆都仑区黄河西路街道与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挂牌成立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强化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服务水平。

在“抗击疫情”时期,各盟市政府、各疫情防控救治小分队、各基层社区、各类志愿组织和社工机构通力配合,做好属地保障和管控处置工作,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保持全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

治理制度的丰富化。内蒙古自治区市域治理制度的丰富化是将国家治理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融合与贯穿,丰富与创新。

第一,网格化管理制度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有效制度。锡林郭勒盟制定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网格化治理制度。赤峰市红山区制定了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治理的制度,建立网格员巡查走访制度,推进网格精细化治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创新建立“网格+警格”制度,实现了资源向网格集中、警力向网格延伸、服务在网格开展。

第二,完善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保障性制度。包头市制定了《社区网格党建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青山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保障基层治理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协同治理;乌海市出台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台账管理制度》,推进任务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和月调度计划;呼伦贝尔市积极推进“路长制”及道路巡查全覆盖,提高道路交通与治安管控能力。

治理过程的技术化。在“科技兴蒙”的带领下,市域治理过程从传统方式向信息技术化转向、升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表现为线上平台向联网平台的推进。如兴安盟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平台,横向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纵向联通各层级,形成社会治理运行中心平台;包头市推出的“智慧昆都仑”网格化管理联动平台精准高效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建设数字城管指挥调度平台将市、区两级市管理职能部门纳入“一张网”管理、推出全区首家“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已覆盖市、县两级17个大厅;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积极建设“智慧互联”平台,推进“1+4+N”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乌海市构建市综治中心与市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两中心合一”模式对市、区两级实行统一治理。

第二,由网上办理向“掌上办理”、“一网通办”推进,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呼和浩特市成立智慧玉泉三级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并实现“一网三统”(一网统管、一网统防、一网统办);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塑造了智能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政务服务移动端“蒙速办”APP使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事项网办率达到91%;“内蒙古人社APP”提供集就业、失业、医保等社会保障业务的智慧服务。

第三、线上办理到线上、线下系统高效衔接的推进。各盟市在推进市域治理进程中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通辽市通过搭建多渠道消费扶贫平台,先后建设了线上通辽扶贫馆及线下体验店,解决了制约当地扶贫产品销售瓶颈问题。

生态治理的持续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理论和思想,全面强化生态系统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内蒙古;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持续推进的新机遇。乌海市积极贯彻区级生态治理方案,实施内蒙古“一湖两海”治理规划和目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执行《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在市域层面持续推进、针对性治理。

一方面,积极贯彻、制定市域层面生态环境治理条例。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武川县分局制定实施方案,对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进行系统性综合治理;鄂尔多斯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鄂尔多斯市绿色矿山管理条例;赤峰市扬尘治理条例先后出台。

另一方面,统筹市域治理资源加强生态综合治理。包头市作为“无废城市”在垃圾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增设了反映草原保护、生态治理成效等方面的特色城市发展指标;鄂尔多斯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得到好转,草原植被盖度同比持续提高;通辽市综合推进沙地治理、水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治沙工程;锡林郭勒市推进草蓄平衡的生态治理工程。

我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反映出持续推进与精准发力的形势,呈现出多元治理主体积极参与的“新态势”;网格制度、路长制度等化解矛盾、强化治安的“新亮点”;各类平台、APP的应用与更新中的“新技术”;各类生态治理项目推进中的“新蓝图”;但在创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在数据融合与应用、网络互连与平台互通,数据壁垒和技术鸿沟等方面还存在技术落后与应用滞后等问题,需持续完善与优化。

基金资助: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内蒙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2020N DB020)成果;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学术团队项目(M KYTD1813)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