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基层一线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争做民法典的传播者践行者 16岁少年骑共享单车发生事故该如何赔偿?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151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5-21

争做民法典的传播者践行者

王胤琪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今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文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百科全书,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财产权、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的规定和保护,小到比较具体的网络虚拟财产、高空抛物、基因编辑、高铁霸座、个人隐私、离婚冷静期等社会关切,涉及到了大量接地气、时代感强的问题,使新时代公民方方面面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很好保护。作为一名有知识、有理想的新时代大学生,更要为身边的人做好表率,自觉学习《民法典》,努力加深对《民法典》的理解,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民法典》的相关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一是深入学习《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民法典》调整规范的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同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民法典》健全了民事权利义务体系,构建了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保障了幼有所育、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社会充满仁爱精神、人道关怀。二是深入学习《民法典》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观念。《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以法典形式确认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为法律上和现实生活中具有操作性、执行力、强制力的具体制度。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脊柱,更是要学习并向周围人传播民法典。三是深入学习《民法典》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追求。《民法典》在社会治理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充分体现了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的立法精神。四是深入学习《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中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部包罗万象的《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全方位地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护的崭新时代。《民法典》用权利本位构建起整部法典的逻辑主线,必定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系山东工商学院学生)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