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扶贫一线15年我无怨无悔”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108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3-02

“扎根扶贫一线15年我无怨无悔”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王汉文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2021年2月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的王汉文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表彰。

王汉文,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吉日嘎岱嘎查扶贫队员,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务工作部干事。今年59岁的他,投身帮扶工作15年,用跨越1400公里的真情让嘎查的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勇挑重担 踏上征程

2006年夏天,当内蒙古自治区厅局定点帮扶兴安盟的集结号吹响后,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的王汉文就踏上了定点帮扶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的征程。谈起15年前第一次到玛拉吐嘎查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眼看要到嘎查了,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因连日大雨,绰尔河水位暴涨,没过了河上的桥面。桥上走不了人,也过不了车。接我的人只好雇了一条小船,才摆渡到对岸。”如今,村里是水泥路,村外是柏油路,再也不会出现15年前那样的事情了。那些曾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从低矮破旧的危草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还依托产业脱了贫,有了稳定的收入。

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巴彦乌兰苏木是典型的半干旱农业牧区,只能种植低产农作物,农牧民文化水平不高,下辖的嘎查情况更糟糕。说起帮扶的那些事,王汉文有一个珍藏多年的“老物件”。“这个笔记本是在扎赉特旗参加扶贫座谈会时给的,可是我的宝贝,记载了我定点帮扶第一站玛拉吐嘎查的事儿:2006年打井10眼,投资10万元;2007年购买绒山羊250只,投资10万元;2008年买公牛6头值5万元……”日记本已经脱线掉页,但他对每一页的内容烂熟于心,因为这里承载的是民心所盼、单位帮扶和自己的热血年华。

帮扶玛拉吐嘎查的5年里,在他的积极协调下,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拿出100多万元资金,先后在嘎查完成40户危草房改造,打出10眼机电井,同时发放养殖业补贴,进行农牧民技能培训。

情系群众 甘于奉献

2011年初,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的帮扶点调整为巴彦乌兰苏木吉日嘎岱嘎查,行里征询王汉文是否想回呼和浩特,王汉文不假思索地说了3个字:“接着干”!说起那段往事,王汉文表示,对他而言驻村扶贫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笔人生财富,“以前我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到农村以后,乡亲们的淳朴善良教会我很多东西。”

吉日嘎岱嘎查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下辖乌兰努如、胜利屯、红石砬子、边豪4个艾里,行政区面积108平方公里,是一个蒙汉混居嘎查,总户数为332户,其中贫困户103户,贫困人口320人,属深度贫困嘎查。

来到吉日嘎岱嘎查后,王汉文马上与当地政府、扶贫工作队一道走村入户了解精准信息,组织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嘎查两委班子座谈,深入开展调查识别。农户家的炕头上,羊圈牛舍里,场院地头边……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中,他了解贫困户所思所盼,找准厅局帮扶思路,乡亲们也将他当成亲人,有啥知心话都和他说。“王大哥经常来家里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现在我家住上70多平方米的房子,养了16头牛,加上种地收入一年能有10万元,这在以前哪敢想啊!”吉日嘎岱嘎查脱贫户罗迎春说。

帮扶工作从贫困户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为特困村民改造危土房。2011—2013年间,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拿出115万元资金,完成25户危房改造,实现了特困村民期待多年的安居梦。新房子建成,大家纷纷把消息分享给亲戚朋友,并请有手机的村民帮忙拍照留念。他们说,有人帮助,我们脱贫的信心足了,劲头有了,办法多了,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中国银行。

着眼长远 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要沟通协调资金、项目,“打飞的”往返于嘎查和单位之间,成为王汉文的另一种工作常态。一年10万公里的飞行使陪伴他十几年的行李箱“光荣下岗”。而就是凭借这种忘我的精神,嘎查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2011年,王汉文协调35万元资金为嘎查合作社购买了254、304大马力拖拉机和播种机,通过收割和翻地让嘎查的集体经济收入迅速提高。2013年,他协调40万元资金修建了70平方米防雹增雨炮台炮库,让百姓免受雹灾之苦。2014年,他协调408万元贷款帮助100多户贫困户购置小尾寒羊和肉牛。这一年的吉日嘎岱嘎查,呈现一片热闹景象,2000多只牛羊的叫声在村里此起彼伏,听得人欢欣鼓舞。2015至2016年,他协调为31家贫困户发放贷款72万元,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赤芍。贫困户的产业基础不断加强,自主脱贫能力显著提升。

大河不断流,小河水长流。经过多次研讨,王汉文决定依托当地畜牧业资源条件,以养牛带动嘎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他先后协调33.2万元资金托管于养牛合作社,采取“资金托管、保本分红”的方式运行。与养牛合作社签订了资金托管合同,每年分红得到的红利,通过嘎查环境治理补贴、大病救助、年老体弱慰问、生活困难帮扶的方式,全部用于帮助贫困户,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稳定脱贫提供了基本保障。

辛勤耕耘 喜结硕果

2018年,吉日嘎岱嘎查率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评估核查,退出贫困村序列,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10月底,吉日嘎岱嘎查最后一家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2100元增加到10680元,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19年,在王汉文的协调下,吉日嘎岱嘎查脱贫边缘户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嘎查村民李治国,家有庭院2亩地,依靠补贴已经全部种上了经济效益高的中药材和果树,预计3年后会增收3万元。像李治国这样依靠庭院经济有了稳步收入的农户还有40多户。念起这本致富经,离不开他们的“老王大哥”。

如今的吉日嘎岱嘎查,水泥路进村入户,崭新亮丽的房屋错落有致,集体经济蓬勃发展,这与王汉文刚来时的冷冷清清、满眼凋敝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王汉文深情地说:“我在扎赉特旗定点帮扶了15年,是参与厅局帮扶时间最长的扶贫人员。虽然辛苦,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着中国银行党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份责任与承诺,我无怨无悔。”他说,作为一名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如果组织上需要,他还将继续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人类减贫史上这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的伟大传奇里,正是无数像王汉文这样的共产党员栉风沐雨、不负重托,用坚守和执着克服种种困难,用情怀与担当跨过重重关卡,带领贫困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王国雄)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