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讯春节期间,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就地过年”群众提供法治保障,确保群众安心、暖心、舒心过年。
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实行“春节期间服务不打烊”,在早8时到晚10时由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开展普法活动。发挥云端作用,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扩大“线上”普法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优势,开展疫情防控专题普法宣传;针对就地过年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
严格特殊人群管理。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落实帮扶措施,严格特殊人群管理。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并积极协调民政、人社等部门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
强化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开展隐患风险“就地排查”工作,充分发挥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组织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组、社区和企业单位,切实将风险隐患就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开通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矛盾纠纷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调处。加强与法院、公安、信访、劳动仲裁等部门的协作联动,为化解信访案件、解决疑难纠纷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法律服务。
提供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加强线上线下服务,积极发挥律师等各类法律服务团体、党员律师先锋队的作用,为就地过年群众提供优良的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倡导律师事务所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依法维护保障就地过年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深入社区村组,对因就地过年无法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提供帮扶关爱。 (自治区司法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