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赓续10年的鱼水深情
第08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079期:第08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12-30

一段赓续10年的鱼水深情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对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卫生院开展医疗帮扶纪事 

本报通讯员●田力●赵彬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5月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壮美的阴山山脉绿意阑珊,在阴山万壑环抱之中的韭菜庄更是生机盎然。

一大早,由医院政委田力带队的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医疗队一行10人从呼和浩特出发,沿着209国道一路向南前行,两个多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清水河县韭菜庄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尊人民烈士纪念碑,与之遥相呼应的韭菜庄乡卫生院,一眼眼窑洞阡陌层叠,一间间院舍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俨然一派新农村景象。

从2010年起,第一批医疗队开展义诊帮扶工作以来,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的官兵们每年都要来韭菜庄乡开展驻村帮扶、巡诊义诊、送医送药等活动。十年间,总队医院和韭菜庄乡结下了深情厚谊,彼此之间成为了默契的“老战友”。

同行的清水河县卫建委曹鑫主任介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了韭菜庄乡群众和武警官兵携手向贫困宣战、同疾病抗争的感人事迹……”

挺进———人民武警为人民

在呼和浩特的最南端,美丽的清水河,神秘的老牛湾、迷人的韭菜庄,寄托着村民无限的美好向往,由于道路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看病难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实现“病有所医”成为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日夜期盼。

时间回到2010年冬天,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遍了整个内蒙古大草原,受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总队委派,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赴韭菜庄乡开展义诊帮扶活动。

就是这次义诊活动,让医疗队的同志们至今难忘,也从此让总队医院和这个村庄结下了鱼水深情……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旱作业雨养农业县,韭菜庄乡更是地处沟壑深处,交通异常不便,资源严重匮乏。

护士张惠洁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义诊出发那天突降大雪,有的队员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改天再去,当地卫生局工作人员带着渴望的口气电话咨询义诊是否继续?当得知乡亲们一大早就在卫生院排队等候的消息,时任院长郭纯斩钉截铁地说道:“路上的困难我们自己克服,决不能让乡亲们白跑一趟。”

穿过209国道进入清水河县辖区,眼看着就要到达韭菜庄卫生院,一条不足5米宽的乡村路难住了医疗队。道路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虽然换上了雪地胎,装上了防滑链,但是由于路面被冰雪覆盖,且坡度太大,油门踩到底,轮胎依旧原地打滑,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眼看着过了中午,想到乡亲们还在焦急的等待,情急之下,队员们卸下设备,冒着严寒,一脚雪、一脚泥地把医疗车推上了坡、推过了坎……这段原本2个半小时车程的路,医疗队整整走了6个小时。

到了卫生院,医疗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卫生院是建在半山坡上的一排破旧的窑洞,院内医疗设备寥寥无几,药架上零零散散地放置着几种药品。

听说武警医院的专家来乡里义诊,村民们早已将卫生院的大门围的水泄不通。为了节省时间,队员们匆匆忙忙吃了口泡面,马上将设备卸车、安装、调试,专家们换白衣、戴口罩、拿处方,立即投入到义诊活动中,短短半天时间里,诊治了300多位患者。

正当医疗队收拾行装准备返回营区的时候,一位骑马的小伙子匆匆赶来,说他姐姐得了一种怪病,每天难受得连觉都睡不了。医疗队的队员们二话没说,挎上药箱,立即赶往病人家中。结果,仅几针和几副中药,就让病人解除了病痛。

这件事对大家触动很大:一个小病就把患者折磨得苦不堪言,说到底还是医疗条件落后啊!

随后,队员们在整理诊疗资料时发现,乡亲们的健康状况更是不容乐观,300多人中,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高达90%。

韭菜庄地处偏僻,村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小病拖大、大病拖重的现象普遍存在,“病”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新家愁”,也是当地政府急需攻坚的“老大难”

“乡亲们需要我们,没有身体健康,哪来全民小康!”这是医院党委的共识,“一班人”形成了一致意见:服务群众,责无旁贷。

此后,韭菜庄乡成为了总队医院的“第二门诊”,医疗队员的足迹踏遍了韭菜庄乡的角角落落,使当地看不起病的贫困群众就医有了相应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下,韭菜庄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座座新房拔地而起,条条公路不断延伸,产业帮扶陆续展开。然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块“石头”,始终没有搬动。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指示,应当地政府和群众所需,总队医院在2016年12月,正式同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卫生院签订帮扶协议,立下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仗的“军令状”。

关山飞渡、日夜兼程。自此,在距离总队医院营区157公里的一个乡卫生院,援助官兵们扎下了营盘,开辟了战场,一场战天斗地的“医疗扶贫”攻坚战就此打响。

改变———不脱贫绝不收兵

“为什么巡诊多年,当地的健康状况仍然改变不大?”严峻的现实让医院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想治穷病,就得拔穷根,韭菜庄地广人稀,传统的巡诊工作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必须变巡诊帮扶为驻村帮带,准确摸清当地医疗问题短板,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帮扶计划。

随后,院党委向全院官兵和医护人员发出了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全体官兵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最终一支由党委成员带队,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参与的驻村医疗帮扶队组成,立即开赴韭菜庄乡卫生院开展帮带工作。

韭菜庄乡与呼市市区海拔落差近1000米,村民们常常用“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来调侃当地的气候,医院进驻卫生院时,正值寒冬时节,医护人员们每次进村巡诊,常常被漫天的风沙刮得睁不开眼,一天下来个个灰头土脸。为了节省时间,官兵们的午饭都是用保温桶送到义诊地点,有时一阵狂风袭来,饭菜就被蒙上一层黄土,吃到嘴里咯吱作响,大家开玩笑地说:“这属于原生态补钙。”

“没有梧桐树,哪来金凤凰。屋外刮大风,屋里刮小风,这样的条件,职工都待不下去,怎么能安心治病救人。”医院领导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后,将帮建的第一步瞄向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按照“一年进一步,三年大变样”的目标,逐步改善营院设施,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经过反复调研和商讨,医院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份详细的《总队医院定点帮扶韭菜庄乡卫生院3年计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医院年度预算。

2017年春天,一场足以载入卫生院史册的改造拉开了帷幕……

刻不容缓,说干就干。医院党委采取“双向配套、同步推进”的模式,加大了帮扶力度,加快了帮建速度。第一笔资金21万余元到位后,医院派出保障处助理员张明君铆在一线,紧盯工期和质量,为卫生院改建了职工宿舍,新建了水窖,修缮了门诊和病房,安装了电热水器,卫生院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而后的两年中,医院又相继投入35万元,新建了厕所、医疗垃圾房,维修了排水管道,做了屋顶防水,安装了健康知识宣传栏,整个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

卫生院的职工们从此住上了宽敞温暖的宿舍,告别了停水停电的困扰,乡亲们来看病也方便了许多,职工们都说“卫生院像个家的样子了。”而乡亲们也说“卫生院像个医院了。”

与生活设施改造同步进行的还有设施设备的完善。针对卫生院现有设备不配套的问题,总队医院投入近20万元,捐赠数字12导心电图机(彩屏)、超声工作站、空气波治疗仪、电烤灯、理疗仪、充电式加热护腰带、超短波治疗仪、电动直立康复床、便携式6导心电图机等11台医疗设备。补充完善了远程医疗系统、复印机、打印机、LED电子屏、会议桌等30余件办公设施,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使县里配发的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能够充分发挥使用效能。

3年多的时间里,卫生院的硬件条件一年上一个台阶,如今已成为一所现代化乡级卫生院,具备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完全能够满足韭菜庄乡16个行政村、7000余名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

得益于硬件条件的改变,卫生院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以往由于卫生院地处偏僻,条件艰苦,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工作,好不容易招聘了几个年轻大夫、护士,没干两个月,就打了“退堂鼓”,纷纷辞职离开。

医生不愿待,患者更不愿来。

现在不一样了,卫生院条件好了,乡亲们来看病的多了起来。2018年,杨菊萍从医科大毕业后来到卫生院工作,亲眼见证了卫生院的发展,自己的所学有了施展的平台,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夫。

卫生院建设好了,乡亲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逢人就说:“武警医院是乡亲们的贴心人,是真正帮助咱们的恩人”。

攻坚———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医疗队走到哪里,就把希望带到哪里。“脱贫路上决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这是习主席的政治嘱托,更是总队医院官兵的出征号角。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一场战役的话,那么提升硬件建设水平只是打了一场“遭遇战”,实现全民健康的“持久战”更加艰苦卓绝。韭菜庄乡共有16个行政村,3838余户,7623名百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在村人口多为留守老人,60岁以上占绝大多数,但贫困发生率却占到了47%,且大部分贫困户都患有疾病,另有4户居民是因病致贫的重点贫困户,严重影响着脱贫进程。

数字异常冰冷,而现实更加残酷。这样的健康状况是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小康的。为此,针对韭菜庄乡当地群众基本医疗和保健意识较差的实际,总队医院结合义诊活动派医疗队走村入户,对500多名群众开展了一次全面调研。

结果发现,500人中,有194人患有高血压,占到38.8%;有117人患有糖尿病,占到23.4%;有143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占到28.6%;有279人患有不同程度骨关节炎,占到55.8%,这些指标远高于我国各种疾病的患病率。

一份这样的调查结果摆在面前,医疗队的同志们心里很不是滋味。短短几个月的接触,官兵们深刻认识到,村民们的很多病是“拖”出来的、“误”出来的、“吃”出来的,村民们之所以存在着大病看不起,小病舍不得看的思想和困难,关键还是思想观念封闭守旧、经济基础薄弱、防病意识较差、健康常识缺乏。

巡诊任务一结束,医疗队便将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带回医院,并向院党委申报《韭菜庄群众疾病预防现状》的调研课题。

为此,医院党委专门成立课题组,纳入医院课题研究范围,利用巡诊的时机先后10余次驱车进驻韭菜庄乡16个行政村采集数据,和卫生院职工、当地村民们同吃同住,组织力量集体攻关。总结了具有地方特性的常见病、易发病、多发病病征,并拿出具体的防治、养生、保健办法,指导当地群众加强地方病防护意识,学会基本防治方法,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切实远离地方疾病困扰。

同时,医疗队还帮助卫生院为村民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体检,并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宣讲咨询活动,乡亲们从此有了自己的“保健医”。

时间在一天一天流逝,感情却在一点一滴升华。在医疗队眼里,群众的每一点痛处,难处、苦处,都是他们心中的酸处。驻地贫困人口多,有的病人贫病交加,将心比心,为他们精打细算,深入驻地巡诊,不光是救治一个患者,更是帮助他们一家人。

斯琴大妈是前营盘村的一位农民,身体不舒服已有些时日,但因经济窘困一直拖着不到医院诊治。医疗队为其巡诊时,初步检查结果是多发性子宫肌瘤,建议尽快做手术。一听要做手术,斯琴大妈和她的几个子女不禁犹豫起来。队员急了:“再拖下去,就没命了!”回到医院,医院党委进行专题研究,决定为斯琴大妈免费诊治。病愈出院那天,斯琴大妈拉着主治大夫许景杰的手泣不成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武警的大恩大德!”

村民王有娥大妈身患脑梗多年,因经济拮据一直拖着不到医院诊治,行动异常不便。医疗队得知后,马上进行上门诊治,专门为其提供康复理疗,嘱咐邻里和卫生院工作人员定时送药,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的身体逐渐恢复好转,生活也能够自理了。此后,每次巡诊,医疗队都会带上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专程去看望老人。王大妈见着医疗队就说:“感谢党,感谢习主席,感谢武警!”

诊治一个患者、帮助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百姓。多年来,总队医院始终把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年巡诊行程千余公里,深入驻地韭菜庄乡16个行政村开展义诊活动20余次,义务诊疗10000余人,免费发放近5万元药品,对4名重病贫困群众按政策进行医疗救助,为广大农牧民送医送药、宣传科普防病知识,助力当地群众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扰。

2019年11月,清水河县正式摘掉了世世代代的贫困帽子,标志着韭菜庄乡的群众们彻底同贫困告别,那一天乡亲们欢呼雀跃,卫生院院长王汉俊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总队医院院长葛茂林,“虽然咱们乡里产业少,但党的政策让农民们不愁吃穿,就属看病难了,武警医院对我们的帮助最大,可得‘记头功’。”

坚守———留下不走的医疗队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特别是医疗扶贫,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良心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在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上下实功夫、常功夫。

要治“穷病”,就要先拔“穷根”。“输血”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提升“造血”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实现真脱贫,就要大力提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当地村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防止发生因病返贫现象。

韭菜庄卫生院只有2名助理医师和3名护士,技术力量薄弱,只能开设门诊,不能受理住院,乡亲们看病只能走出大山。要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就要采取缺啥补啥、哪缺哪补的精准扶贫办法,只有在人才培养上做文章,为乡亲们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才能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保障”。

“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一支好队伍。”针对技术力量不足的实际,总队医院转变扶贫思路,决定把帮建队伍建设纳入医院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派员技术帮带和选派人员进修的方式“双管齐下”。

通过协商,总队医院和卫生院决定共同开设名医工作室,医院提供了一份医院高级职称的专家名单,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安立飞成为了第一位坐诊专家。

每到专家门诊时间,安立飞总要将卫生院的助理医师许向东叫到身边,一边给群众问诊,一边给小许交代病情,开药的时候,又把药理和药效讲解一遍,一天下来口干舌燥。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安立飞还要指导小许进行医考的学习,最终许向东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成为了第一位在卫生院拿到执业医师证的医生。

与此同时,医疗队其他成员也按照工作安排,同卫生院相关医护人员结成了帮扶对子,传授设备使用维护技术、指导临床诊疗和技术应用,不仅在驻村的时间,即便是医疗队返回营区,遇有难题,卫生院医护人员们随时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询问,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带动了卫生院医护技术水平的提升。

医疗队驻村帮带期间,大大释放了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效能。而在总队医院,院内培训也搞得如火如荼。

虽然经费紧张,总队医院还是给来院实习培训的医护人员免除了培训和食宿费用,全时开放医院图书馆、职业技能鉴定站和示教室等场所。在临床实习中,医院专门组织教学力量,进行一对一帮带,只要卫生院提出需求,全部无条件接收。

近年来,总队医院免费培训卫生院选送的医护人员26名,涵盖了内科、外科、老年病、影像、妇产、护理、医工等10多个专业,极大地提升了卫生院的专业水平。

4年来,总队医院每季度派驻医护人员到卫生院参加坐诊、组织巡诊和技术指导,累计达109人次,180天,卫生院所有技术人员在总队医院进修的天数超过30天,并具备了相应的技术资格,政府配发的彩超、DR、生化分析仪等设备终于派上了用场,住院流程也得以规范,卫生院具备了收治病人的条件,乡亲们有病再也不用往县里跑了。

路途险阻,阻不断爱民的情怀;山路崎岖,隔不开为民的担当。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没能阻挡住医护人员坚定的步伐,在他们胸中始终装着百姓的期盼、肩头始终扛着为民治病的责任。

时间一天天过去,面貌一天天变化,卫生院的技术力量和硬件设施焕然一新。在历时10年的战斗历程中,总队医院的官兵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托起了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想,诠释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