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传来喜讯:该院“四大检察智慧办案服务体系”荣获2020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十大创新案例。
“四大检察智慧办案服务体系”即“智慧刑事”“智慧民事”“智慧行政”“智慧公益诉讼”,这是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在新时期为贯彻落实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智慧检务建设要聚焦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和“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注入了“智慧元素”。
【缩影一】
“至少让案件办理时间平均缩短5天”
“‘智慧刑事检察’真是帮了我们公诉人大忙!”前不久,刚刚从远程公诉室结束远程庭审的检察官感叹地说:“现在办理刑事案件,我总结了一套智慧办案的高招,运用远程提讯系统提审犯罪嫌疑人,运用智能语音识别制作讯问笔录,运用捕诉智能审查、类案推送、量刑建议等系统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快速生成审查意见书,运用出庭一体化平台快捷制作出庭预案,运用远程庭审系统足不出户异地庭审,这一系列技术手段,至少让每起案件的审查起诉办理时间平均缩短5天,大大的提升了检察官的办案效率和质量”。
“智慧刑事检察”系统是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于2017年在全市两级院部署应用,包括智能审查逮捕、智能审查起诉、量刑建议、类案推送、远程提讯、远程庭审、远程送达、智能语音识别、出庭一体化九大系统创新组合而成。应用至今,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贯穿刑事案件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审判全业务流程,开展远程提讯460件,远程庭审3233件,累计节约检察官在途时间8.9万余小时,节约经费554万元。
【缩影二】
“解决了基层院人手不足、案件量大问题”
一位基层检察院分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在全市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工作会议上交流时说到:“对于基层检察院来说,一个部门有一到两名员额检察官是各地的普遍现象,而一个部门往往要承担民事、行政等多种案件办理工作。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面对海量的法院裁判与执行案件,现有的以员额检察官或办案组为单位、通过逐个调阅卷宗的监督形式,已经无法与法院案件量相匹配。现在运用‘智慧民事’‘智慧行政’两大系统对海量案件数据进行智能筛查,快速、精准地发现案件线索,拓宽案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人手不足、案件量大的问题,能够节约办案成本,提高办案效率。”
“智慧民事检察”和“智慧行政检察”是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于2019年为落实做强、做实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责,全新打造的两大智慧办案系统,具有案源发现、办案辅助和法律知识库三大功能。2019年9月运行以来,“智慧民事”系统已智能筛查案件7万余件,形成线索474条,成案41件,发出检察建议27份;“智慧行政”系统已智能审查案件1326件,发现案源线索303条,成案89件,发出检察建议73件。系统极大地缩短了检察官排查案件线索的时间,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主动出击、主动监督,进一步提升法律监督的工作质效。
【缩影三】
公益诉讼案件实现无人机拍摄取证远程指挥
近日,在呼伦贝尔市检察院智慧检务中心,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运用“智慧公益诉讼检察”系统对烧毁某原始林1087.5亩公益诉讼案件的无人机拍摄取证过程进行远程指挥。调度指挥平台实现市县两级检察院上下联动、实时沟通,无人机拍摄的照片详细记录了火灾后植被的受损情况,为该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智慧公益诉讼检察”系统涵盖公益诉讼调度指挥平台、卫星遥感监测、保护区远程监测、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四个系统。整合了呼伦贝尔市两级检察院13辆公益诉讼单兵取证车、两辆草原检察直通车、1辆公益诉讼工作车、16架取证无人机,搭建公益诉讼调度指挥平台,实现实时远程调度指挥。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对大范围区域性线索进行排查和证据固定。运用保护区远程监测对保护区各个重要地段及保护区环境恢复情况进行实时远程监管。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自应用以来,共获取互联网数据9.8万余条,挖掘各类公益诉讼线索1205条。
随着检察工作转型发展对智慧检务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智慧检务对检察工作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新时代呼伦贝尔市检察院还将继续丰富完善系列智慧检察品牌,实现智慧检务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运用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智慧元素”助推检察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