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草原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019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9-08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草原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慢直播”采访侧记

本报记者吴树臣岳坚鲁旭郭惠心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8月,绿草如海,畜群如云,万物成熟。行走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上,打草机正在收割,畜群低头饮水,牧民的生活有了新起色。日前,记者将“慢直播”镜头对准西乌旗,记录充满“宝藏”的绿水青山,捕捉扬鞭呼哨的一抹悠然。

主持人徐和(左一)与朋友到牧民苏日图(右一)家中做客。

西乌珠穆沁旗公安局交管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柳金萍接受记者采访。

一望无垠的草甸草原,枝繁叶茂的森林草原,大漠孤烟的荒漠草原......在这里,世界九大类型草原风貌都找得到踪迹。“来到这里,等于走遍了世界所有的草原。”牧民苏日图告诉记者:“这片草场可是大宝贝,蘑菇、韭菜花、地皮菜啥都有。细心寻找的话,甚至可以挖出一些好药材。但是祖辈留下的‘绿宝盆’不能毁在我们的手里,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把草场毁了。”笃定的语气、朴实的话语,无一不在表达着当地牧民群众对这片厚土的热爱。

打草机的“突突”声中,一簇簇干草齐齐倒下,变成整捆。正值打草季,草原上此起彼伏的“突突”声惊醒了早秋,也吸引了前来游赏的游客朋友。“打草季也是西乌旗的旅游高峰期,为了防止牧民打草机械和拉草车与游客车辆发生事故,我们会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不间断提醒游客要注意路面打草机械、拉草车和路边牲畜,尽可能降低行驶速度,切勿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西乌旗交管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柳金萍说:“游客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也经常有游客向我们表达自己对这片草原和牧民群众的喜爱。”

骑着狂奔的烈马,紧紧拉住缰绳,一个完美的下腰,伸出手快速捡起草地上的哈达,这是马术表演———马背捡哈达的“基本操作”。捡起铺在地上的一个个哈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这些表演者看来,完全就是小事一桩。在马背上长大的汉子们,展现着属于他们的豪迈,引来游客的惊呼。怎样挑选马匹,如何跨上马鞍?别担心,牧民会耐心陪在一旁,手把手指导“教学”,带领外地的朋友体验策马奔腾的快乐。在这里,各民族不分彼此、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因为长期生活于牧区,西乌旗书画家协会主席、博艺书画院院长徐和,他对蒙古族的习惯、爱好和行为举止非常熟悉,久而久之徐和也“变成”了一位牧民,大口吃蒙餐,纵情高唱蒙古族歌曲,与牧民朋友一起骑马放牧,草原在他心中,已然从港湾变成了归宿。而蒙古族赵顺夫妻二人总是会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认真地劝导那些拘谨的客人:“都是一家人,不要生分,尽情游玩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文化交融,最能让心灵相通。

行程结束前,徐和将一幅写着“守护绿水青山、共促民族团结”的书法作品赠送给了记者,这是徐和的心声,也是祖国北疆各族儿女与草原共同的约定。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