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做为全市公安交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以车驾管改革为龙头,科技、事故、秩序、法治、警务保障改革为侧翼,深入推行“放管服”36项改革举措,不断为企业“松绑”,为百姓“解绊”,为管理“腾位”,为服务“加码”,为“办事”提速,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数据共舞,与百姓同心,在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的征程中跑出了加速度,全面落实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证办”等便民服务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赤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志刚一行深入查验区、监控中心、查验大厅,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在查验大厅与前来办事群众进行亲切交谈。
成立“一个专班”精心部署“放管服”改革
为了把全市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抓出便民利民的实效,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突出“早”字,立足“实”字,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在2016年下半年成立了以支队长张立文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领导全市公安交管系统改革工作,实行“改革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的“一把手”工程,支队先后6次召开推进会,对改革任务逐项研究推进,力促“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成立了“放管服”改革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明确具体的实施单位和责任人,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工作专班采取挂图作战、按图攻坚、逐项“销号”的方式,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确保公安交管改革20项措施、10项措施、6项措施如期落地,成为了促改革、惠民生的强力“助推器”。
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先后分两批组织学习团队赴四川成都、自贡以及重庆学习考察,旨在让大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汲取经验。同时,分层次组织了3期各旗县区交警大队长、车管所长、业务骨干“一网通、一次办”以及车驾管业务培训班,聘请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授课,讲理论、传技能、解难题,为“放管服”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积极实行市旗(县区)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实现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无缝对接。
抓住“两个关键”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在“放管服”改革中,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紧抓住车驾管这个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龙头“业务,紧紧围绕简政放权和科学监管这两个关键点,精准发力,务实工作,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一、破壁垒、放权力,多元打造“快捷办”
一是给旗县区放权,实现“就近办”。赤峰市除支队车管所外,还有12个旗县区交警大队车管所,在“放管服”改革之前,12个旗县区交警大队基本上无业务可做,车驾管业务大都需要到市区支队车管所办理。在“放管服”改革中,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自我革命,以便民利民为核心,自觉“割肉”、削权、去利,本着“能放尽放”的原则,把汽车注册登记、驾驶人考试、国产小型汽车新车挂牌、旧车过户、六年免检、补换领行驶证、补换领号牌、补换领检验合格标志、互联网面签等56项车驾管业务,全部下放到12个旗县区交警大队车管所,实现车驾管业务属地化服务,群众可以就地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便民利民效果显著。地处赤峰北部边陲的克什克腾旗和阿鲁科尔沁旗两个旗,分别距离中心城区240和330多公里,车程达3个多小时。以往,居民群众到赤峰考试、办理满分教育与审验学习要往返三四趟,路费、住宿等各种花销,人均需要一两千元。如今,权限下放了,广大群众在自己家门口的车管所就可以完成这些学习考试业务。公安交警用自己的“减法”为老百姓节省成本做成了“加法”,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百姓,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更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
二是给市场放权,实现“一站办”。在“放管服”改革中,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动沟通,积极协调,在市区的利丰二手车交易市场和新泰和汽贸中心建立了车管服务站,下放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等业务权限,率先推出二手车市场号牌现场制作点,实现了购车、上牌一体化服务。还在具备条件的4家汽车4S店授权代办机动车登记、上牌业务,其他13家汽车4S店可以制作临时号牌,真正实现了购车、上牌“一站式”办理。同时,针对在自治区内异地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直接申请,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或暂住登记凭证。针对自治区以外异地工作、生活的人员,在办理所在省任一地市居住证后,也可直接在自治区范围内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方便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三是给群众放权,实现“自主办”。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全市13家车管所和45处车管便民服务站,建设自助服务区,推行“一站式”综合受理服务,广大群众可自主自助办理包含机动车、驾驶人、互联网面签3大类54项业务,还在自助服务区推出号牌选号互联网自编自选,选择范围扩大至“50选1”。同时,全面推行“交管12123”APP,群众可在网上自主办理25项交管事项,充分体现了车驾管业务的人性化办理。自2017年以来,自助办理系统和“交管12123”APP累计访问量高达2100万余次,累计办理业务130万余笔。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仅使各旗县区交警大队车管所业务做实了,广大基层有了施展本领的大舞台,而且市支队车管所业务做的更精了,“四个减免”、一证即办、一窗通办、自助快办已成常态,升级版的“分科缴费”“异地转籍”“电子转递”等新举措也已相继落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强科技、多手段,科学高效“监督管”
机制改了,权力放了,活力强了,群众便利了。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改革没有止步,他们在科学监管上花力气、做文章,建起了一整套应用性极强的智能化监管服务体系,把车驾管业务权力变成了车管单位和相关社会企业肩上的责任,使权力与责任叠加,业务与监管相融,真正实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服务高效,管理科学。
———搭建平台,提升科技水平。2017年伊始,支
队领导带队远赴四川、重庆等全国一级车管所取经求教,在学习、研创的基础上,在全区率先启动车驾管业务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涵盖大厅业务过程管理、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综合管理、机动车查验综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专项工作管理、系统管理等10个子系统,结合“大数据研判平台”“云计算平台”,形成全市车驾管管理服务系统的主体架构,实现全市车驾管业务全覆盖;对业务数据进行大数据研判分析,统筹管控业务办理过程,提升车驾管服务和监管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精准温馨服务办事群众。
———风险控制,打造阳光车管。建立异常业务、
低效工作实时预警机制,从思想作风、岗位职责、业务环节、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风险点开展排查,实现风险明示、重点预警、关口前移、科技防控,打造全流程监督体系。无论是驾驶人管理还是机动车管理,各岗位之间信息传递依靠电脑自动完成,各级领导可随时掌握工作情况。综合监控指挥中心,囊括了全市所有车管业务大厅、查验场所、考试场所、登记服务站等业务办理场所的业务数据,通过不间断的视频轮放和巡查监督,借助科技的“千里眼”“顺风耳”,实现了对车管业务的点、线、面全覆盖监管,数据分析有方向、监管点位有目标,业务抽查监管有据、有量、有效,真正做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管理,避免人为干扰。车驾管档案电子
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前台实时采集人像,“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监督”;监控中心的升级,实现了机动车查验、驾驶人考试、窗口业务、服务站业务数据整合接入和实时上传,强化了事中监管;纪检督查室的设立,使咨询投诉制度有的放矢,加强了违规问题的及时预警和责任倒查;辅助考试员管理体系的改革,从源头降低了廉政风险,促进了队伍的良性发展。
———科技支撑,清扫沉疴积弊。搭建了新叫号系
统、机动车查验系统、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监管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车驾管综合管理系统5大智能应用平台。新叫号系统斩断了车托利益链,实现了“优质办”“自助办”,群众持本人身份证叫号办理业务,一人限制叫号一次,委托的代理人一月限制代理两次,系统后台自动实名记录,叫号系统内设置了“车托黑名单”,让车托无处遁形。在车辆管理所设置自助服务区,配置了自助照相机、自助选号机,推行车驾管“一站式”综合受理服务系统,减少群众办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改革查验业务,实现了“智能办”“通道办”,PDA智能查验系统内置车辆识别号、发动机号、车身颜色、轮胎规格等规范要求以及要核实比对的公告信息。PDA智能查验的启用,简化了查验流程,规范了操作步骤,减少了群众的往返次数和等待时间,日均查验数由100台升至300台。建设封闭式查验大棚,增加车辆查验通道、大型车辆、小型车辆查验区和停车区、查验工位,施划标志标线,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置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实现车辆查验及时办,无积压。启用电子档案,实现流程“全纪录”“透明办”,业务受理高拍仪———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启用,使档案查询只需通过流水号、业务受理号等关键信息即可实现,减少了档案丢失、泄密的危险,实现了档案电子化与监管化相融合,提高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突出“四大服务”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
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大力放权、普惠群众的同时,抓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突出“互联网+”服务。结合“放管服”改革,赤峰市交警支队建成以“赤峰车管所微信公众号”+“交管12123”为依托,集车驾管服务、信息公示、业务查询、警邮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车驾管”服务体系。老百姓用手机坐着玩着躺着就能办业务,网上约考,网上预选机动车号牌,补换行驶证、驾驶证等22项车驾管业务畅通无阻。出差、路途、休假任意时间,随时随地都可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拥有集车驾管业务、信息公示、业务查询、警邮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车驾管”服务体系,依托电脑和手机,老百姓可以获取及时全面的相关信息,车驾管业务可在网上申请办理,提交资料后,车管所在后台进行审核后制作证照,最后通知邮政局上门派送证件并收取工本费及邮费,让群众足不出户办业务。
突出车辆检测服务。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赤峰本地车辆保有量多、驾驶人群体基数大等实际情况,将机动车检验社会化,让检车更省心。同时,加快推进车检升级改造,全面落实私家车6年免检、新车免检、异地检验、预约检验等服务举措。社会化机构争相比服务,比优质,比高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6家检验机构均可实行异地检验,车检更快捷更便利,得到车主们的一致好评。去年以来,全市共检测机动车1333020辆,共检验接受异地检验车辆59800辆。车管所还建立了机动车检验远程监管平台,利用全国机动车检验监管系统,对机动车检验机构实施远程监管,保障了机动车检验规范运行。
突出事故处理服务。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不断探索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2017年先后总结推广了本市“红山模式”“宝山模式”“敖汉模式”,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在此基础上,市交警支队与市人保财险公司打造了“警保联动”机制,促使道路交通事故实现了快处快撤快赔,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了“放管服”改革的温度。同时,人保财险与全市救援服务部门,与地面的故障、事故车辆共同打造全方位的救援体系,并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建立救援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和救援,切实打通了救助生命的“绿色通道”。
突出边远基层服务。在“放管服”改革工作中,针对边远乡村牧区交通不便等情况,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方位向边远乡村延伸车驾管业务服务。一是先后在全市建立277个服务网点,覆盖了各旗县区城区和全市所有乡镇。二是进一步将车驾管业务向机动车登记服务中心、政务中心、农村牧区交警中队及社会化考场和安检机构延伸。三是推动农村牧区交通安全员和劝导员“两员”开展上门代办服务。同时,结合“互联网+车驾管”实现“一网通一次办”,使边远乡村牧区广大群众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快捷便利办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