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丽通讯员郭信伟)“我们是派出所的民警,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谁是报警人,因为什么事报警?”近日,4名民警接到一起警情后迅速到达事发现场,将正在争执的双方当事人分离开,并以两人一小组的方式,采取合理的站位展开询问,了解案情,核实当事人身份。在综合警情后,民警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悉心劝解,在沟通无效后采取警告等措施,最终使用柔性徒手技术将当事人带离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民警常见警情规范处置水平和能力,深入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在总结以往开展“红蓝”对抗培训经验的基础上,7月下旬,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常见警情处置“蓝军”教官团培训班开班,全市公安机关62名优秀警务实战教官参加了此次为期一周的“红蓝”对抗培训。文章开头一幕正是“蓝军”教官培训“红军”学员规范接处警的一次模拟实战场景。
此次培训过程中,结合以往警情处置经验,“蓝军”教官在设置培训角本时,将民警在现场形势评估、协同配合、现场控制、舆情管控、应变突发事件等环节中易忽略或不规范的情况作为训练重点,尽可能地还原最真实的警情现场,通过分组训练、对抗演练、集中总结的授课方式,不断找差距补短板,提升民警执法应变能力,这一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起阻碍民警执法的警情现场,带队民警根据前期警情的研判,当即进行任务分工,带领3名着装整齐的民警携带装备迅速控制现场,将双方当事人隔离。对阻碍执法的人员,民警果断处置,使用法言法语和相应徒手技术控制带离。与此同时,面对周围拍照和煽动执法的人员,民警用礼貌而克制的态度告之:民警执法过程有全程录音录像,接受群众监督,但不可断章取义,违规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制造负面舆论,否则相关人员将被依法追究责任。最后,民警再次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并清理现场,按照执法程序规范地完成了此次警情处置。
培训结束后,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蓝军”教官团深入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城、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区等地开展常见警情处置现场教学活动。
“蓝军”教官团在四地分别设置了单人阻碍执法、多人阻碍执法,醉酒人员、精神病人阻碍执法等警情。属地派出所接警后,立即派出民警携带相应单警装备及执法记录仪赶赴事发现场,在对警情进行充分研判后,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处置。在处置过程中,教官分别对照接处警时间、携带装备、任务分工、技战术应用等13项评分细则进行现场打分。
现场警情处置完成后,“蓝军”教官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讲评,对民警在处警过程中的不规范警务技战术动作、执法行为进行纠正、讲解,对警情处置时所需的法言法语给予规范。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呼伦贝尔市各地公安机关特警、巡警、派出所等执法执勤单位分别派出民警观摩现场教学。通过认真观摩学习,民警们由衷地表示:“通过观摩教官们专业的现景设定和直观的警情演示,暴露了不少我们在日常警情处置过程中的不规范细节,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处置警情的形势评估、协同配合和现场控制、舆情管控等方面专业能力。”
此次“红蓝”对抗模式训练进一步激发了民警对警情规范处置方式的思考,在不断的角色变化中,使学员站在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的不同角度双向拓宽警情处置思路,并在各类警情的“红蓝”对抗中归纳出现场处置方式的特性与共性,全面提高了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规范化执法的实战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