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党委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位置,积极落实上级党委党建工作部署,切实发挥党建工作“领头雁”作用,实施“党建+”多轮驱动,点燃乡村振兴引擎,全乡党组织实现了从“建起来”到“强起来”,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为突出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十家满族乡党委结合工作实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推进党建联合体与产业化联合体融合发展。
近年来,十家满族乡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党建为引领在“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党风促民风持续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以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工作。
党建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十家满族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旅游”模式,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挖掘满族文化特色,用“活”文化搞活旅游,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党建引领,让发展的底色更红。十家满族乡始终秉承“保护绿水青山 建设画境满乡”的发展理念,注重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坚持把党内组织生活和生态环境治理、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在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将促进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具体实践融入其中,实现同频共振、互融互促。
十家满族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党建服务品牌为重要载体,引领各支部党员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积极穿针引线、搭桥铺路,通过招商引资成立林水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公司运营+农户入股”的方式,使乡村文化旅游不断发展壮大。
激活满族文化,让旅游的品牌更亮。十家满族乡是赤峰市两个民族乡之一,是“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其中的十家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十家满族乡通过打造“画境满乡”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十家满族特色文化,建设了满族民俗馆,升级改造了满族文化馆,并成立了满族风情演艺团。
十家满族乡通过“活化”满族文化,用“魂”铸“根”,使“画境满乡”旅游品牌打响叫亮。依托林水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研学游,创编系列研学课时:着满族服饰参观满族文化馆,跟随讲解师了解满族文化、体验穿越之旅,创设文化课堂;参与满族农耕体验,创设劳动课堂;体验满族体育竞技,如投壶、射箭、决战高地等,创设体育课堂;参与制作、品尝满族粘豆包、满族八大碗等美食,创设美食课堂;观赏满族非遗风情,满族“寸跷”秧歌、满族烟袋舞、莽式舞、满族婚礼等,体味特色满族文艺文化,创设艺术课堂。
厘清发展思路,让成果更实。十家满族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建成了党建主题广场、党建文化教育长廊、党建展厅等,进一步筑牢了党建阵地。同时,充分发挥林水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优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做”党建教育课堂,以体验式、团建式创新党建教育模式,逐步将十家满族乡打造成“满族风情”与“红色党建”相融合的研学、培训旅游胜地。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辐射周边种植、养殖业,带动特色农业、畜牧业快速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确保贫困户长效脱贫,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育出民族团结“红石榴”
十家满族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将民族团结、旅游产业发展同党的建设深度融合,确保同谋划、同推进。以满族人口集中的十家村为突破点,采取以小见大、“外源推动”和“内源兼修”相结合的方式,采用“1+N”党建引领、党员带动的发展模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奏响了一曲“党群共富联合体”的凯歌,成功实现了“小融合,大引领”。
据了解,十家满族乡十家村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唯一的满族群众聚居村,全村733户1563口人,其中满族人口1270人,占总人口的81%。2019年年底,十家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随着乡村旅游的振兴发展,现如今,十家村满族特色饮食、手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当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党建+宫廷佳肴”,带动全村致富增收。记者在十家村见到白云起时,他正在厨房里忙着备料,蒸制“满族八大碗”。为了保证八大碗纯正的味道,从选材到制作,白云起坚持层层严格把关。
据十家村党支部书记白秀军介绍,十家村的满族饮食文化起源于康熙皇帝的第五个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到喀喇沁旗,此后满族宫廷佳肴与东北特色美食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满族风情饮食。
满族八大碗是满族的特有菜种,年节、庆典、迎送、嫁娶时,多以八大碗宴请宾朋。八大碗由四荤四素组成,选用猪肉、牛肉、鱼肉、新鲜时蔬为原材料,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汇聚了满族舌尖上的味道。说起白云起开办“满族八大碗”农家乐,还有一段历史渊源。白云起利用祖传的厨艺,在十家村里办起了第一家“满族八大碗”,他反复钻研探究,不断完善传统工艺,做出的饮食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白云起也因此成为非遗普查中“满族八大碗”的传承人。
“别看这小小豆包不起眼,现如今,我们满族特色粘豆包可是咱致富的‘黄金包’呢!”十家村村民于霞眉开眼笑地说,言语中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进入盛夏,游客增多,于霞忙得不可开交。由她家手工制作的满族特色粘豆包一经出炉,便很快被各地游客抢购一空。
白秀军高兴地说:“村里研发了满族粘豆包和年糕特制秘方,用该方法蒸制的粘豆包和年糕美味可口,受到了北京、辽宁、海南等地顾客的青睐。目前已有五家蒸制户,产量供不应求。村子成立了合作社,组织村民发展手工粘豆包产业,年手工制作满族宫廷粘豆包15万个,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发展满族特色美食成了一项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党建+特色产业”共铺全村致富路。走进十家村,平整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到村里的角角落落,村道两边画有公主下嫁、狩猎、游玩等图案的满族风景墙一直延伸到路的尽头,家家户户的门垛上挂着“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乘风破浪“等字样的牌匾,仿佛将人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走进满族文化博物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馆内大量反映满族生产生活的老物件,不但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也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浩如烟海。十家村就蕴藏着一种流传几百年,极具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的满族“寸跷秧歌”。麻焕章是锦山职中的一名退休教师,对“寸跷秧歌”颇有研究。他说,“寸跷秧歌”在民间也叫“踩寸子”,盛行于清朝,特点是在半尺高的“寸跷”上制作一双穿着红鞋绿鞋的“小脚”,长长的旗袍罩住脚面,露出了一对“小脚”在扭动,非常具有民族特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麻焕章对“寸跷秧歌”流传在民间的经典曲牌进行了搜集整理,在十家满族乡举办的农牧民才艺大赛上进行了演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党建+因地制宜”,奏响党群共富凯歌。该乡把建立“党群共富联合体”作为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特色产业链上,鼓励各村积极构建党员牵头、群众自愿参与、企业合作生产经营的“党群共富联合体”模式,改变了当地产业散、小、弱的局面,不仅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树立了良好的乡风民俗。
满族“八大碗”小有名气,满族“粘豆包”供不应求,满族刺绣、手工葫芦等满族手工艺品成为游客抢手货,各族村民通过看“寸跷秧歌”,增进了亲情友情,和谐了邻里关系。
十家满族乡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以一系列扎实举措丰富了党的建设深刻内涵,推动民族团结再上新台阶,让党的民族政策在全乡更加根深蒂固,结出了红石榴一样的丰硕果实。
党建引领“三治”联创新格局
走进十家满族乡林营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庄。崭新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前道路笔直,两旁绿树成荫,相映成趣。一个刚刚建成的十家满族乡党建文化长廊和一个正在装修的“初心馆”为村子增添了一份庄严。近年来,十家满族乡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创,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形成了“三治”联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共治共享”建家园。“事情办不办,村民说了算。”十家满族乡党委副书记李国东介绍,十家满族乡高度重视村民自治工作,乡党委、政府在遵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基本原则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引领各村广泛开展村民自治实践,发挥“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在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深化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当先锋、做表率。将繁荣乡村文化、发展富民产业、强化社会管理等工作与村民自治有机融合,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村民自治实现“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定分止争”促和谐。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十家满族乡运用“三调联动”模式多元调处和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法治故事、普法漫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矛盾纠纷调处中结合百姓身边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村民感受法律力量、认识法律尊严、增强法律信仰。
“春风化雨”淳民风。十家满族乡各个村通过开展“村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议活动,树立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小家带大家,积极营造和谐、文明的村风村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十家满族乡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好家风好家训融入日常,将良好道德风尚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注入人民群众的心田。
下一步,十家满族乡将更好地发挥“1+N”模式,谱写好“党建+”文章,让民风淳起来、朴起来,让农村富起来、强起来,推动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