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探索“1+3+N”执法机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胜●梁瑞虹
百里乌江画廊、“悬在天堂上的氧吧”摩围山、“巴渝新十二景”阿依河、全国最大规模苗族建筑群蚩尤九黎城……有着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美誉的重庆市彭水县,今年1月至5月,累计接待游客967万人次,同比增长26.08%。随着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治安和交通管理压力相应增大。为此,彭水县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主动服务,全力打造平安景区,为游客营造了“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的旅游环境。
端口前移 防患未然
5月23日,大雨倾盆,第七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在蚩尤九黎城开幕。彭水县旅发委、监管局、食药监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早早来到现场进行安全督导,对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反复检查。
“每到节假日、黄金周,我县涉旅部门及单位都会组织力量,到各大景区做好安全督导工作,这是我们将旅游安全工作端口前移的一部分。”彭水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田仕军表示,前面端口的工作做好了,后面环节才能保证安全。
记者了解到,彭水县将景区安全监管作为打造平安景区的有力抓手,该县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旅游环境旅游秩序综合协调工作组,深入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定期对景区和涉旅企业的安全工作部署、重点部位监控、安全责任制、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标识、疏散通道、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排查整改,并对单位责任人进行安全约谈,督促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防范措施。
打防结合 治安有序
彭水县是一座山城,公路弯道多且路面窄,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特别是一到多雨的夏季,道路不仅湿滑,还存在坍塌、滑坡的隐患。为了保障景区道路安全畅通,县交巡警大队针对节假日、双休日景区自驾游骤增的特点,科学部署警力,建立交通流每日分析制度,每天安排两个巡逻组,切实加强易发事故路段的防范巡逻和景区出入口通道的管控,规范通行秩序。同时,还联合交通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严查农用车违法载人、摩托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在景区路段共查处487起交通违法行为,为打造平安景区提供了畅通安全的道路交通保障。
另一方面,该县坚持打防结合,加大对扰乱旅游秩序、侵害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彭水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着力构建了景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路段、重要部位、重点场所全覆盖。同时在景区设置警务室、治安卡点、报警联动网点,建立景区及其周边联动互防机制,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对侵害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治安案件做到快侦快破,加大打击力度,使景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型旅游活动较多,为搞好活动的安保工作,彭水县严格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审批程序,指导举办单位以“防爆炸、防火灾、防拥挤踩踏事故”为重点,全面落实安保措施,全面开展事前宣传,全面统筹各类安保资源,全面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备足警力,全力做好活动现场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维护、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安保任务。
创新机制 综合执法
为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造平安景区,彭水县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整合资源、全要素综合配置、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积极探索“1+3+N”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县旅游局更名为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了县旅游警察大队、县旅游巡回法庭、县旅游工商分局,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旅游综合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黑导游”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价格欺诈的行为,对旅游市场乱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通过“1+3+N”旅游综合执法,形成了严查、严管、严控的整体态势,目前,景区内自发有偿护漂、私自摆摊设点等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为来彭水县旅游的游客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目前,彭水县正在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紧扣“一线四区”旅游发展大格局,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特色,不断丰富完善“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文化元素和活动内容,已基本形成以乌江画廊为主线,重点开发乌江画廊·阿依河旅游区、乌江画廊·水上休闲运动旅游区、摩围山旅游区、郁山古镇旅游区的“一线四区”旅游产业布局,其中阿依河旅游区正在冲击“5A景区”目标。因此,全力打造平安景区,仍是彭水县提升彭水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