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政委其木格深入光前村农户体察民情,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做到“真扶贫、扶真贫、防返贫”,是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精准扶贫”道路上一直坚持的思想和原则。从2012年到2019年,尽管帮扶村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没有变的是交管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8年来,支队领导班子和驻村第一书记时刻将村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将脱贫攻坚的举措落到实处,解民怨、排民忧、暖民心,让包联村的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政策的阳光,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调研找准致贫返贫症结
2019年,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的包联村由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隆茂营村调整为该旗吉日嘎拉图镇光前村,支队派出事故对策指导大队教导员李德兴任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光前村后,李德兴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详细掌握了村里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主导产业等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自2014年以来,该村共识别国家级贫困户10户30人,2016年已全部退出,目前无新增贫困户。
在没有贫困户的情况下,驻村工作队按部就班完成规定的“十项”工作任务后,便可交差。但以李德兴为首的驻村工作队并没有就此了事,而是主动作为,深刻领会“真扶贫、扶真贫、防返贫”的实质内涵,从“防返贫”上找思路、寻突破。
据李德兴介绍,为了真正将“防返贫”工作做实,让人民群众在富裕的道路上永不掉队,他们对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疾病和交通事故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因病致贫还有医疗保险等作为保障,但交通事故一旦发生,肇事者可能因赔偿问题倾家荡产,受害者也可能因治疗问题债台高筑。许多曾经脱贫的群众因交通事故再次返贫的事例在当地屡见不鲜。
大整改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找准这一致贫、返贫的主要症结后,驻村工作队决定从乡村道路隐患排查入手。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用车轮和足迹“丈量”了光前村5个自然社的所有道路,发现了路牌标识不全、夜间行驶没有路灯等大量安全隐患。据统计,该村曾因上述隐患已发生交通事故2起,造成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8万余元。
为了尽快整改隐患路段,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驻村工作队及时将“防返贫———整改隐患路段”的工作思路向支队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在财力、设备上得到了支队的大力支持。为了节省成本,工作队所有人员在李德兴的带领下亲自动手,加班加点整改隐患路段。截至目前,支队共出资9000元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路段路口安装减速带11条,并且完善了所有的道路交通标志。另筹资1.8万元,为村内各个自然社安装了23盏太阳能照明路灯,切实保障了群众夜间的出行安全。由于所有隐患路段均已得到整改,包联村至今没有发生一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大宣传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交通标志完善了,道路隐患整改了。然而,驻村工作队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却发现,绝大多数村民不仅不知道这些交通标志的意思,甚至连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也知之甚少。
为此,工作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李德兴的带领下以“走村入户”的方式,广泛向群众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面对面讲解事故案例,引导村民摒弃陋习,不酒驾、不超员、不超速,文明出行,珍爱生命。截止目前,工作队共组织开展驾驶员安全知识培训100余次,农机具安全使用培训班2期、农牧民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1期、扫黑除恶知识宣讲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并利用微信等新型媒介适时发布微党课、交通安全小常识、农牧民种养殖技术等信息,通过对群众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即增长了交通安全知识,提升了交通安全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发家致富能力。
为了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让更多的群众受益。李德兴积极与杭锦旗有关部门联系,并邀请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王良秋对全旗范围内的嘎查村“两委”成员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知识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两委”成员纷纷表示,一定要全力避免“因交通事故返贫”现象的发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广大农牧民,并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带领群众同心协力奔小康。
“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将眼光只盯在脱贫指标上,更要做实“防返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将在支队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光前村的群众在富裕的道路上永不掉队。”李德兴信心百倍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