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在祖国北疆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用坚定的信念与辛劳的汗水,守护一方平安。他们浴火奋战、无私奉献,保障了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160余万名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日前,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作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推荐参评的惟一一支消防救援支队,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像芒来夫一样的干部有很多
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于1948年,现有6个大队、8个中队,分布在6个市、旗(县),189名指战员分别来自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
该支队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在生活中尊重民风民俗,关心少数民族指战员的生活。同时,大批优秀民族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为消防救援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科尔沁右翼中旗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芒来夫是个蒙古族硬汉。2010年12月,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受天气影响,辖区近100辆车和300多名群众被困在积雪中。得知这一情况后,芒来夫立即带领指战员,赶赴现场救援。当时,室外气温已降到零下30摄氏度,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芒来夫顶风冒雪的,一边指挥众人开展救援,一边疏导车辆。经过8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救出被困在24辆车中的51名乘客。
“在我们支队,有很多像芒来夫一样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凭着英勇无畏的胆识、过硬的技术本领,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刘东说。
“好来宝”消防宣传“生力军”
有一次,科尔沁右翼中旗一户牧民的家中发生火灾,把过冬的牧草都烧没了。消防员经询问得知,火灾正是由于牧民的防火意识淡薄造成的。于是,消防员便萌生了创作消防知识“好来宝”的念头,通过消防知识“好来宝”,让广大牧民学到防火灭火知识。
“好来宝”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传承了上千年的民间说唱艺术,可以现编现演,唱词朗朗上口,最为草原上的人们所喜爱。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联合科尔沁右翼中旗老年民族艺术团,创作出消防题材的“好来宝”,并成立了消防“好来宝”义务宣传队,在草原上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深受蒙古族群众的欢迎。
此外,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消防安全常识,2012年,该支队编创了全国首套中小学生疏散救生操法,该操法将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融入到体操动作中,并推出了汉语版、蒙古语版和手语版的教材与视频光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他给孩子起名叫“包消防”
2010年,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苏木海利金茫哈嘎查八家子屯的农民包宝石和临盆的妻子乘车去医院,不料车轮陷进了雪坑,夫妇俩被困在车内。消防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顶着9级大风,钻到车下,用双手抠,用肩膀扛。为了不让轮胎打滑,消防救援人员还脱下了大衣,把大衣垫在车轮底下,以仅有单衣的血肉之躯,硬是把车子从雪坑里弄了出来,及时地送到了医院,新生命呱呱坠地,母子二人平安。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儿,大人和孩子都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铭记消防救援人员的救命之恩,包宝石给孩子起名叫“包消防”。也是在那次生死救援之后,消防员每年都会带着生活用品去看孩子和包宝石夫妇俩,帮他们做做家务,就像亲戚一样走动着。
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是火魔的克星,更是兴安盟各族人民的“守夜人”。他们倾全队之力,纳全队之智,不辱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践行民族团结的铮铮誓言。
(肖佳霍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