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4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9-13

着眼特色立足优势打造品牌创出佳绩

我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鲁旭)“70年来,全区公共文化事业从零起步,不断发展壮大,构建起覆盖城乡、多元发展、均衡普惠的发展格局,实现了历史性跨越。”9月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副主席郑宏范介绍。

郑宏范介绍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区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上世纪50年代初,全区仅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74个、文化站30个,发展到现在公共图书馆117个、文化馆120个、博物馆185家、美术馆24家、苏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93个、嘎查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12522个,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人均拥有图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拥有广播电视台89个、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726座,开办广播节目126套、电视节目120套,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38.8万小时。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28万户,其中数字用户216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2%以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全民健身对广大群众来讲还是一个新名词。如今,全区所有旗县区实现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覆盖,健身广场、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等遍及城乡,体育场地总数达到5.56万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41%。

70年来,自治区坚持不懈抓特色、强优势,公共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发展之路。从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至今,全区乌兰牧骑发展到75支、队员近3000人,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赢得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崇高荣誉,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坚持立足优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陆续推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多项,形成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文化活动189项。自治区与日本、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美国、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开展艺术交流演出、非遗展览展示、民族文化培训等活动,向世界展示新时代内蒙古的新作为、新发展、新气象。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