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呼伦贝尔草原,满目翠绿,碧空如洗,美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近日,呼伦贝尔市迎来了33位特殊的客人──来自重庆、贵州、四川、云南、西藏五个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吸引代表们前来的,是多次受到自治区高院乃至最高人民法院肯定的呼伦贝尔市两级人民法院工作。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东川,最高法办公厅副巡视员、联络办主任张天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副巡视员韩宝荣,自治区高院副院长刘英杰,呼伦贝尔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伟义一行的引领下,代表们开启了对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工作为期三天的视察之行,对呼伦贝尔市法院系统在服务大局、加强信息化建设、环境资源审判、基层法庭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视察指导。
期间,代表们的足迹遍布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等六家人民法院及部分基层法庭,从一体化、集约化、亲民化、便民化、智能化的诉讼服务新格局中,感受到两级法院在践行打通司法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散发出的司法温情和关怀;从“五大中心”、语音转写系统、“线上合议庭”、“线上审委会”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中,体会到两级法院将现代智能科技与审判实践深度融合的威力;从“四合一”审判模式、环资案件参审团队、环资法律服务工作站等方面,领略到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护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
“五大中心”显威力现场指挥获赞语
在呼伦贝尔市中院,代表们实地察看了诉讼服务中心、人大政协驻法院工作室、调解区、审判区、廉政教育大课堂、干警励志文化墙等区域后,对该院审判、教育、文化等工作赞不绝口。在此过程中,中院的“五大中心”引起了代表们的特别关注。
据院长李伟义介绍,“五大中心”是呼伦贝尔市中院在全区率先建成的,包括集中控制指挥中心、执行指挥中心、警务指挥中心、审判管理数据中心和扫黑除恶指挥中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两级法院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全时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审判工作高效运转,促进审判质效提升。经过阶段性运行,证明“五大中心”确实在法院审判实践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代表们饶有兴趣地实地观摩了“五大中心”指挥工作。凑巧的是,当天恰逢扫黑除恶指挥中心与基层法院连线,指挥该院审理的一起扫黑除恶案件。“请调整语音音量,法官请适当放慢语速!”“请给被告席一个特写!”……随着大屏幕彼端法庭审理的进程,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在不干扰庭审工作的情况下,进行适时、适宜的指挥和指导。据了解,指挥中心可对全市两级法院涉黑涉恶案件办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展示,并通过数据、柱状图等形式直观呈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动态。对于这一科学、高效的指挥系统,代表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
随后,在对“五大中心”的其他四个中心进行视察中,代表们看到,各指挥中心与全市两级法院审判法庭、视频会议室、羁押场所等均建立了网络连接,可将庭审现场、会议现场等相关画面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大屏幕,实现对相关工作的远程指挥与统一调度。“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应用到连线指挥中,为实现法院工作向纵深、高质效发展发挥了‘助推器’作用。”代表们一致称赞道。
家事审判有温度高效快捷送服务
随着离婚率持续攀升,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离婚、抚养、继承等家事案件的数量也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海拉尔区法院积极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将妥善处理家事纠纷,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更好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审判工作来做。自成立家事少年审判庭以来,此项工作获得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在对海拉尔区法院,代表们通过连线直播现场观摩了一场家事案件庭审过程──明亮温馨的圆桌法庭,认真细致的庭前调查,苦口婆心的释法析理……40多分钟后,这对原本唇枪舌剑的小夫妻最终和好如初。透过这次普通的家事审判,代表们深切感受到的是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信息化建设、法官高素质专业化建设的优越成果和呼伦贝尔法院人司法为民的情怀和温度。
“这样普通的家事审判都能实现直播,在我们那里还从没有过。”观摩庭审后,一位西藏代表发出了内心的感叹。的确,在庭审观摩现场,代表们亲眼目睹了海拉尔区法院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装备收获的成果──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庭审活动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规范庭审活动,提高庭审效率,为当事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保障审判活动公开、高效地进行。
代表同时对法官能够用流利的蒙汉两种语言与当事人交流和温情调解的职业素养赞叹不已:“法官双语办案真给力,这对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司法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拉尔区法院家事法庭法官的调解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者的温情。”
合署办公到一线打造司法新名片
位于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北、呼伦贝尔草原北部的额尔古纳市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7月2日至3日,代表们走进呼伦贝尔市中院设立在额尔古纳市的湿地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额尔古纳市法院旅游巡回法庭、黑山头人民法庭进行视察。
代表们到达位于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时,公园里游人如织。额尔古纳市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夏季这里都会迎来许多国内外游客,在此期间经常会发生旅游纠纷,针对这一情况,额尔古纳市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旅游发展大局,在上级院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在湿地公园成立旅游巡回法庭,主要负责为游客、景区、旅行社提供法律帮助,就地化解旅游纠纷,切实满足了当地旅游季的司法需求。目前,中院湿地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与旅游巡回法庭合署办公,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定期开展巡回审判、实地调研、环保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将旅游巡回法庭打造成了司法为民的新名片。
7月3日,在黑山头镇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代表们了解到,多民族居住的情况决定了该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的特点。“群众能从网上看到庭审现场吗?少数民族群众在打官司时语言能互通吗?”面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黑山头法庭工作人员一一认真作答。据介绍,法庭“五化”建设、“一庭三所”联调机制和聘请少数民族群众担任调解员等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黑山头法庭是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代表们感叹不已。
巡回审判搭平台便民利民显情怀
7月3日下午,陈巴尔虎旗草原烈日炎炎,在鄂温克苏木辉屯嘎查的草原上,此时,一场巡回审判正在进行中,旁听席上不时传来的喝彩声,是代表们对在酷暑下坚持工作的审判人员的肯定和赞许。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为了减少当事人诉累,法院将巡回审判车开到草原深处,法官与书记员等工作人员席地而坐,忍受着暑热,不厌其烦地从法理和情理角度对双方当事人开展工作,最终使双方当事人当庭握手言和。庭审结束后,代表们纷纷来到法官与书记员跟前,道辛苦,提问题,法官与书记员们一一回应,与代表们进行热烈互动。大家认为,巡回法庭不仅使法院发挥了专业化审判机关应有的职能,有效地利用了最优质的审判资源,还真正实现了打通司法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位人大代表说:“陈巴尔虎旗法院将巡回审判与诉讼服务有机融合,让严谨、规范的庭审过程成为司法公开的窗口和法治教育的平台,并利用‘巡回审判车’的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签章系统打印文书,当庭送达到当事人手中,真正体现了巡回审判便民、利民的宗旨。”
协同联络推新举呵护生态创佳绩
7月4日,代表团一行到达了位于满洲里市中俄蒙口岸合作中心的预防环资类走私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涉外巡回法庭。在这里,代表们了解了预防环资类走私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涉外巡回法庭的工作情况,并就呼伦贝尔市中院与海关等部门建立的协同联络机制、信息共享平台等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随后,针对满洲里市法院与当地贸促会等机构合作成立的“满洲里市涉外诉调中心”进行了深入了解。“作为口岸城市的法院,满洲里市法院贴近口岸法律服务需求,通过印制中俄蒙三国文字宣传手册宣传涉外法律知识、现场调解涉外旅游纠纷等形式,积极探索守卫‘国门’的司法实践新模式,在推进边疆稳定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们赞许道。
当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前往呼伦湖生态自然保护区视察。随着车辆行进,期盼已久的呼伦湖渐渐进入视线,蔚蓝辽远的湖水、自由翱翔的天鹅、大雁,一幅幅壮观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将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推向更高的台阶,让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加强治理素有“草原明珠”之称的呼伦湖工作时曾这样强调。代表们在视察呼伦贝尔市中院在扎赉诺尔区设立的河湖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时了解到,经过工作站的参与和努力,目前保护区内实行的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及集中清理湖区内违规景区景点等措施,已使动植物数量、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目睹呼伦湖得到极大改善的生态环境,代表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持续关注这片‘海一样的湖’,与呼伦贝尔人共同守护这片天蓝水清、生物繁多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也要为守护内蒙古绿水青山的法院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