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草原、山路……在祖国北疆边防口岸第一线,有一支“铁骑”队伍,他们常年奔波在执勤运输的路途中,累计安全行车800余万公里无“失蹄”,创下了连续21年无责任事故的行车记录,被原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先后4次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驻地评为“车辆管理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11名官兵荣立个人三等功,63名官兵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这个满载荣誉的先进集体就是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车勤分队。
回首一路走来的不平凡历程,该分队始终坚持将“安全”作为工作底线、生命红线,注重把握分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靠着制度过硬、本领过硬、思想过硬,确保了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和行车安全无事故。
强化制度把好管理“方向盘”1
“安全,就像一条环形跑道,永远没有终点,不管是谁,安全制度坚持不好,就要挨‘板子’”,在车勤分队,这样的硬性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了常态工作中。
按规矩办事,在分队早已固化为共识。在车辆派遣上,分队严格推行“批准领导、车辆单位、营门民警、用车人员、驾驶人员”五位一体联管责任制,坚持做到“三个不派、三个不出”,派车手续不全不派、不符合派遣条件不派、可派可不派的不派,路线不明确不出、私自执行要车不出、故障车不出。在行车安全上,坚持报告制度,出车前分队干部交代好出车任务、行驶路线、注意事项;返队后驾驶员主动汇报车辆安全情况和技术状况,车场值班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在车辆派遣“标准”上,坚持做到不允许照顾关系出车、不允许带故障出车、不允许驾驶员带不良情绪出车,动用车辆一律经站领导许可、审批。
公车私用,更改路线,向来是行车管控的难点。多年的实践中,该分队摸索制定出了一整套严管措施,要求驾驶员在出车过程中按照领受任务规定路线行驶。一次,驾驶员小罗为基层单位送给养,本该按规定路线返回,却私自绕道邮政局,给家里寄送了包裹,此行被车勤分队GPS监控系统抓了个正着。为此,小罗按绩效规定被扣5分,停车整顿7天,还在军人大会上作了检讨。期间,因不落实制度、不服从管理等原因,先后有8人被调离车勤分队。如今,依照派单行车,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已在分队实现了100%遵守。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监督职能的发挥。分队坚持经常走访驻地和周边交管部门,针对闯红灯、超速驾驶、不礼让行人、开“霸王车”等危险行为,落实好登记抄告制度,对出现问题的驾驶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做到了车辆走到哪儿,管理就跟到哪儿,车上有人问,车下有人管,有效形成了地方交管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督察队、车勤分队立体型、交叉式、全方位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了每一次车辆出行的安全合规。
提升本领升级队伍“发动机”2
常言道,驾驶员是“脚踏鬼门关,手把生死盘”,精湛过硬的技术,既是保证安全的首要条件,又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前提与基础。连续安全行车800余万公里,相当于高效绕地球赤道200周,其根本原因就是车勤支队始终把培养一支过硬的驾驶员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提升安全本领,让驾驶人员从思想深处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是实现“安全无事故”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分队每年都要将思想好、动机纯、守纪律的战士推荐到汽训队接受系统培训,有效充实了驾驶员人才库。同时,每月安排一名战士驾驶员到驻地修配厂跟班实操五天,掌握车辆机械理论,学习车辆保养技能。每周组织一次驾驶员全员学习会,通过开办“驾驶员讲堂”活动,大家轮流走上讲台,分享驾驶经验,讲解理论知识,探讨疑难问题,将传统的单向“我说你听”培训模式转化为了“共同参与、交相互动”的共享模式,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有效提升了驾驶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水平。此外,车勤分队还订阅了《车辆构造》《汽车驾驶》《汽车故障排除》等书籍,要求每名驾驶员都要通读阅览,并撰写学习体会,针对部队常见车型和故障,总结梳理出“车辆故障快速排除法”“途中车辆常见故障应急处置法”等训练心得,要求每名驾驶员都将其牢记于心。同时,鼓励驾驶员利用警营网吧、手机终端等平台,学习驾考理论、驾驶知识,拓宽学习渠道,丰富专业知识。
不徇私情,不走过场,才能保证车轮上的安全。2017年,驾驶员刘亚勋参加完3个月的复训,中期理论考试没有过关,补考后还是不及格,看着同批复训战友都顺利通过考核,这可急坏了小刘,于是他动起了找领导、“打招呼”的念头,没想到却碰了壁,被当面顶了回来。之后,小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过关。为此,他感慨万分:“还得自己好好学,本事学到手了,才是自己的!”
每年,该分队都要对驾驶员的业务理论、实际操作和一般性故障排除技能进行全面测试,针对自身“发动机”偏弱的驾驶员,都要通过“师徒结对”“跟车帮带”和“短板专训”等形式,进行针对性复训。目前,车勤分队驾驶员个个考核成绩都达到了“优秀”等级。
精于引导系紧思想“安全带”3
管车先管人,管人先管心。在长期实践中,车勤分队“一班人”深刻体会到:抓行车安全与其他工作一样,首先要抓住驾驶员思想合格这一根本性问题,才能牢牢系紧“安全带”,增强预防车辆事故的主动性。为此,分队十分注重车勤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切实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辆车的每一个人。
“机械自有三分险,磕磕碰碰总难免”“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为了帮助新入队的驾驶员澄清这些模糊认识,车勤分队干部经常带领大家走进荣誉室,常态性开展荣誉教育,介绍每面锦旗、每个奖杯背后的故事,介绍多年安全行车的艰辛历程,引导每位成员自觉地把个人与分队的安全荣誉紧密联系起来,扎深了“只许为荣誉增色,不准给旗帜抹黑”的思想根子。在荣誉激励之余,分队还不失时机地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播放交通事故录像、实地观看事故现场等形式,警示大家把事故苗头当成事故发生来对待,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教训来吸取。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了文明行车“六让”“七慢”“八不超”等管理规定,开展了“亲民、爱民、文明行车”“假如我是一名行人”等专题教育活动,督促驾驶员每打一次方向盘、每踏一次制动踏板、每按一次车载喇叭,都要体现文明风范,绝不开“英雄车”“赌气车”“霸王车”,真正从思想上系牢“安全带”,绷紧“安全弦”。
十次思想工作抵不上一次温情关怀。满洲里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车勤分队夜间出车已成为常态。每次出车,不论多晚归队,值班干部都要等到驾驶员平安归队后才能休息,如果归队太晚,还要亲自为驾驶员煮上一碗热汤面,大家称之为“情感夜宵”,这一传统至少延续了20年。对战士最大的爱莫过于为他们的前途命运着想,2018年部队转隶改制,战士需通过考试招录为人民警察,车勤分队14名战士最高学历为初中毕业,驾驶员战士发愁,管理干部更急。为此,分队几次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学习计划,邀请警官干部进行辅导,教授大家应试方法,不定期地组织模拟考试,并建立家长联系微信群,共同鼓励战士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加班加点突击,14名战士驾驶员全部通过招录考试,4名驾驶员考进了前5名,其中驾驶员刘晨、关跃超夺得第一和第二名的好成绩,真正实现了学识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共进步、双提升。
回顾过往,励志前行。近年来,车勤分队先后圆满完成了上合组织中俄主管机关联合反恐演练、中俄高级会谈、全国军需现场会、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现场会等20余次重大会议活动的车勤保障任务。进入移民管理新体制后,车勤分队将继续传承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用忠诚与无畏,不断赓续安全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