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陵景区民警为游客送上温馨服务倾心守护:情满返乡归途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55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2-12

倾心守护:情满返乡归途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交警王永印象

本报记者李亮通讯员张飞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1月30日上午10时,在鄂尔多斯市东胜西火车站,又一波旅客从出站口涌出来,仿佛巨浪一般。

春节将至,群众返乡与家人团聚的脚步匆匆而来,一时间,欢笑声、叫喊声、喇叭声、行李箱轮子在马路上划过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春运故事里特有的配乐。在这些声音里,有一种声音格外嘹亮,它铿锵有力,充满节奏感,仿佛这春运配乐里的鼓点,引导着人们回家的脚步。

沿着这声音,我们找到了站前道路上指挥交通的一位交警,他个子不高,但站得笔直,他的手臂有力地挥动着,眼睛里满是坚毅,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与人流中,他的手势和哨声好像有魔力一般,让眼前的一片拥挤变得顺畅而有序。

他,就是今年“记者新春走基层”故事的主人公,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交管大队路勤南线中队民警王永。

坚守岗位

12年他与父母只团聚过2次

“王警官?严厉着呢,刚给我开了张罚单”,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说。

“王警官,好样的,没有他们,这里都堵死了”,火车站前商店的老板这样说。

“小王是个好后生,好警察”,火车站里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大永,我们的榜样啊”,他的战友这样说。

“他就是这样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王永的妻子陈春霞满含眼泪这样说。

是的,一个心中有信念、有群众、有纪律,一个执着、刚毅的交管民警,在基层岗位坚守12年,用责任与担当,青春和汗水为广大旅客守护节日期间的平安回家路。

为群众过年回家保驾护航,自己却难得和父母团聚。自参加公安交管工作12年来,王永只回通辽老家过了两次年,每一次都是行色匆匆,积压在心中的思念来不及向年迈的父母诉说,便已踏上返回的路上。望着父母依依不舍、渐行渐远的身影,他的心里五味杂陈。对于公安交管工作,王永问心无愧,可是对于家庭,他却充满愧疚。和很多公安民警一样,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处处以公安交管事业为重,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

“他是好警察、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我挺支持他的!”王永的妻子陈春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听到妻子对自己的评价,王永的眼眶有些泛红。每一个出色的警察身后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正是有她们的无私付出,才有公安民警无悔的奉献。

热情服务

他是群众回家过年的“活地图”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东胜交警的工作理念,也是王永坚持的工作原则。参加工作以来,王永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工作重点,架起警民连心桥。

由于其工作地点的原因,出行旅客咨询问路的非常多。基于此,王永主动学习鄂尔多斯市各旅游景区、重点场所出行线路,了解市区长短途客运车、公交车、出租车的运行情况,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东胜西火车站的一张“活地图”,遇到旅客咨询,他可以马上说出最便捷的出行指南。

采访期间,正在执勤的王永看到一位老人衣着单薄,站在路边,手拿电话,神情焦急。看到老人有困难,王永主动询问,谁知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王永便安抚老人让他放慢语速说话。他听出老人来自川渝一带,是前来看望儿子的,谁知手机没电了,联系不到儿子。得知情况后,王永主动将电话借给老人,并拨通了其儿子的电话,不一会儿,老人的儿子赶来将其接走。临走时,老人拉住王永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哈,幺儿”。听到老人将自己称作“幺儿”,王永不禁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

此时,王永的手机铃声响了。机缘巧合的是打来电话的正是王永日夜思念的父母,更令其喜出望外的是,父母将要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与自己一起过春节,现在已经从通辽出发了。

挂断电话后,王永激动地告诉记者:“我父母要来,他们已经从老家动身了。”说完这句话后,王永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这是激动的泪水,更是惭愧的泪水。自己因工作需要,不能在新春佳节回老家看望父母,现在年迈的父母却要“车马劳顿”地从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来看望自己。

这就是亲情的魅力,相信老人一定不会怪怨你的,王永好样的!也坚信有像王永一样的交管民警护航春运,人们的返乡探亲路就一定会平安、有序、畅通。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