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起,包头市司法局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一主题,适时开展“安心行动”,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全力为劳动者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一项项贴心的服务举措,一次次耐心的答疑解惑,为广大劳动者带来了温暖与希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25年一季度,该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9件,接待法律援助咨询1686人次,帮助103名农牧民工讨回欠薪164.4万元。
“安心行动”让法律援助走进群众心坎
午后的青山区幸福社区小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正在开展。40余名社区居民围坐在司法局工作人员身旁,抛出的问题直击民生痛点:“工伤赔偿有哪些程序?”“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没有主席台、不念文件,司法局工作人员援引真实案例,用通俗的语言逐一解答,现场群众听得入神、频频点头。这场“零距离”普法活动,正是包头市司法局推行“安心行动”的生动实践。
“我们结合真实的案例进行剖析讲解,目的是让老百姓一听便能明白。”包头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科长杨丽丽说道。
记者了解到,2025年,包头市司法局根据《司法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的通知》要求,围绕服务保障民生、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内容,聚焦劳动者关心的直接现实问题,创新打造了普法“案例库”,将劳动合同纠纷、工伤认定等常见问题改编成情景短剧、漫画手册,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个体工商户、建筑工地、人才市场、车站、商圈等场所开展巡回宣讲,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如达茂旗司法局通过“跟海蛋纸学法”视频号,编排《讨薪维权海蛋纸给你支招》等节目,让劳动者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今年以来,该局已举办专题法律讲座、普法宣传16场,发放《劳动者维权指南》等资料2000余份,接待涉及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工伤赔偿、社保纠纷等案件来电来访259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覆盖率。
普法活动现场
“绿色通道”让农民工吃下“定心丸”
在昆都仑区法律援助中心,刚从建筑工地匆忙赶来的张国华(化名)仅花费15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欠薪援助申请。“工作人员协助我收集证据,还指派了免费律师,2万多元的血汗钱总算有盼头了!”张国华激动地说道。
在“安心行动”中,包头市司法局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
据杨丽丽介绍,为了使劳动者的诉求能够得到迅速回应,包头市司法局畅通“绿色通道”,针对劳动者法律援助案件推行“三优先”服务,即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特别是对于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法律援助的案件,落实“5个当天”工作制度,即: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律师、当天实现法律援助,让劳动者能够尽快获得法律援助,化解燃眉之急。
同时,全市各法律援助窗口安排专人负责接待,运用规范礼貌用语,帮助劳动者细致梳理案件,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对符合法律援助范围条件的即刻办理,对不符合法律援助受案条件的进行耐心细致的答疑解惑,给予专业的法律指导。
例如,九原区司法局简化受理程序,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农牧民工等群体优先予以受理,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重大疑难案件、即将超过诉讼时效、仲裁时效案件等进行优先指派。同时,实施容缺受理,申请人事后补齐材料即可;对于行动不便的农民工,提供上门服务,真正做到应援尽援。
包头市司法局针对劳动者的咨询及申请均建立工作台账,对劳动者的基本信息、诉求重点等进行梳理整合,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援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此外,运用“法律援助受援人身心情况摸底表”,对来访劳动者进行信息采集,研判是否存在造成极端案件的隐患,并与司法所、派出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使众多潜在的矛盾能够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化解。

“精准施策”让法律服务更有温度
“多亏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我们试用期约定不合法规,从而避免了潜在的纠纷,精准地为我们提供了援助服务。”某餐饮连锁店负责人马军坦诚说道。
不仅要事后维权,更要事前预防。包头市司法局多次组织律师团队主动走进中小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员工法治需求,对于反映强烈的问题主动介入,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等相关服务。针对劳动者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需求,该局围绕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工伤认定等易发、多发的法律问题,积极探索服务新方式,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的作用,扎实做好政策宣讲、风险预警、线索移交等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土右旗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合同文本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排查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专业且具有建设性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员工依法维权。
与此同时,包头市司法局创新“援调对接”机制,对争议事实较清晰的案件,在取得受援人同意后纳入“援调对接”范围,迅速将案件转移至相关的人民调解组织,通过调解方式解决诉求,从而促进纠纷的高效化解。昆都仑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平台,主动延伸职能,积极提供前置服务,对案情进行研判,着力构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无缝对接的工作格局,积极引导受援人开展诉前调解,将矛盾化解于萌芽阶段。青山区司法局在青山区劳动争议仲裁院设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专业律师值班,解答农牧民工法律咨询,引导帮助农牧民工通过申请法律援助解决纠纷。2025年一季度,办理援调对接11件,追索劳动报酬达92万元。
包头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安心行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更多劳动者撑起权益的“保护伞”,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个劳动者的幸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