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星宇)4月23日,我区举行“节水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直言,抓好节水工作刻不容缓。
2025年,立足区情水情,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节水行动纳入“六个行动”,把节水作为一项革命性举措来抓。为此,2月15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穿针引线”协调各方,“量体裁衣”精准布局,按照“管生产必须管节水、管行业必须管节水、管城乡必须管节水”的节水管理原则,构建“目标-任务-保障”三位一体实施框架,明确节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牵头领导和部门分工,推出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确保节水行动顺利实施。
自治区全面运用“管、节、治、增、活”五字方针,落实落细“节水行动”。“管”,通过分行业、分地区确定节水指标和目标,夯实节水管水基础,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节”,工业方面,推进火电、煤制油气等高耗水能源行业节水改造工作,在钢铁、有色、化工等领域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22个,探索开展工业水预算管理试点。城乡方面,加速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农村牧区要实现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5%。生态方面,城市园林绿化优先使用再生水,严禁取用地下水用于城市水景观、水上娱乐项目,依法依规处置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绿化水源井。“治”,持续治理地下水超采区,推进西辽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力争到2025年底压减超采水量3.3亿立方米以上。“增”,加大再生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提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质,拓宽利用渠道,目标实现黄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60%以上、全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率60%以上。“活”,大力推动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强节水科技创新研发,培育节水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多元化节水产业市场。
节水行动见行见效。2025年一季度,自治区12个盟市均制定印发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农牧、工信、能源、住建部门也制定印发行动专项方案;开展城镇节水专项体检,并对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计量设施安装项目及安装数量进行全面摸排;批复“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23)水资源论证,指导各地围绕以水定绿推广使用抗旱造林技术;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安排中央水利发展资金3751万元支持包头市推进再生水利用配置工程建设、7633万元用于全区取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吸引14.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节水改造;跨盟市水权转让二期工程首批节水量5300万立方米完成核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