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公益广告
第1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94期:第1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17

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李之媛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普遍。但在其显著提升社会生产力、转变人们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等相关领域的冲击越来越大。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之所以如此深远,原因在于其能够无限拓展人类的智能。在这一背景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更好地保护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关键所在。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功能不断拓展的同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革新、管理与落实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为了进一步鼓励创作者,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就需要不断完善细化,需要通过设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把握技术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平衡。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一)创作保护方面

人工智能技术在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对人类的生产创造领域能够给予更多的启发。例如,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来的AI技术已经在作品的创作领域(包括文学创作领域、艺术创作领域等)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人工智能虽然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创造者以及作品所有权的归属争议,这就需要在法律制度上给予创作者相应的保护。

(二)侵权保护方面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应用于创作与制作,还被广泛应用于内容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增加侵权风险。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下,可以十分完整地复制相关作品,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书籍文字,由此而产生的侵权问题,也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责任归属与界定。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与模型训练中,而这些数据与模型中可能包含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如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涉及数据和模型的知识产权问题,需要确保合法使用和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益。

(三)创新发明认定方面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于创新领域的影响尤为显著,一方面是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是资源的支持,使得创作者的灵感更加丰富、想法更加成熟,更能够在创新发明领域出成绩。而且,很大一部分创作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参与完成,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来模仿发明专利,这就影响了法律对创新发明的认定。

二、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了满足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好地维护与平衡各方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与调整。

(一)建立完善的专利制度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发明创造领域所表现的极大优势,现有的知识产权专利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速度。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建立起灵活性、适应性以及管理性更强的专利制度,包括从审查程序上进行完善与调整,从技术层面上加强监督与管理,为更广泛的技术创新提供专利保护,从而更好地维护创作者的智慧成果与合法权益。

(二)强化算法版权保护

人工智能不仅具有创作优势,同时也可以应用到管理领域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中来。

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创新发明、知识产权维护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优势,强化对算法版权的有效保护。例如,传统的版权保护主要适用于文学、音乐、艺术等创作领域,对于算法这种技术创作来说并不直接适用。然而,可以通过对算法的文档化、注释化、表达化等方式,将算法表达为一种具有创作性的文本形式,从而使其符合版权保护的要求。这样一来,算法的原始创作者就可以享有相应权益,并能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防止他人复制、修改和使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以针对这一特点,明确算法专利的保护范围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审查和授权机制,从而有效保护算法原始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在人工智能已经深度参与创作领域的现实之下,需要通过调整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与方法,使相关的法律制度能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以更好地管理、整顿相关领域,更好地促进产业的发展。

首先,要完善与数据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明确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加强对数据的合法使用监管,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其次,要建立起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监管机制,以法律条款的形式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限制条件和责任等。在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知识产权的制定标准,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在助力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保护创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平衡。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涉及创作权、专利保护、商标保护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法水平,这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