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操控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
本报讯(记者肖玥)“石拐公安温馨提示,请勿携带火种进山,文明祭祀,谨防山火,如遇火情,请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在辖区的旧马场后山上空,警用无人机搭载着高清摄像头、热感传感器和高空喇叭等先进设备,开启不间断“空中守护”模式,对辖区山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查。
前不久,包头市首家“警企共建”无人机实战训练基地在石拐区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科技赋能空地协同、“低空+护林防火”创新模式得以实现。新型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正射影像、三维影像设备,可精准探测林区温度异常点、获取地形地貌类型信息,最远巡查半径五十公里。另外,其高清摄像头可结合AI智能分析,快速识别火情、烟雾等危险要素并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实现早发现、早控制。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里,“低空+护林防火”创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空中领域,警用无人机对辖区内山林、山坳、火灾易发区域持续开展高频次、全覆盖巡查。在地面领域,值守人员坚守在各防火检查点,仔细检查进山人员和物品,把好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第一关”。
据介绍,这些“空中卫士”如同敏锐的“天眼”,能够快速捕捉到潜在的火灾隐患,并借助高空喇叭及时向群众喊话提醒,引导大家文明祭祀,杜绝违规用火行为。无人机的加入,有效弥补了传统步行巡查视野有限、响应速度慢等不足,实现了对山林的快速、全面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巡查效率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