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中院:以数据赋能开创新局新城区法院  诉讼“无声”司法有情苏尼特右旗法院情系部队帮难解困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警”锣密鼓开启新程调解两起放牧纠纷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63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21

新城区法院 诉讼“无声”司法有情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呼和浩特讯2月13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民事案件。由于该案的被告是一名聋哑人,为充分保障残疾人的诉讼权利,法官特意邀请了一位手语翻译全程参与庭审,通过一次次的手语传递,让原本可能因沟通产生阻碍的庭审,化作一场平等、温暖的对话。

原告小王(化名)和被告小张(化名)因为摆摊占位问题纠纷不止,在一次抢占摊位过程中,两人的矛盾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小王受伤。后小王诉至新城区人民法院,要求小张赔偿医疗费一万余元。

办理聋哑人案件,语言交流是最大障碍。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与被告小张的母亲进行了庭前沟通,并和新城区残联委派进行法律援助、具有涉残疾人案件丰富代理经验的郭二玲律师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小张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得以准确传达,让当事人“说”得清楚、“听”得明白,承办法官决定邀请专业手语翻译协助庭审沟通。

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围绕案件争议焦点,有序开展法庭调查等环节,同时充分考虑被告小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控制语速、放慢庭审节奏。手语翻译将法官询问等内容通过手势、口型方式准确传达给被告小张,也将小张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手语及肢体在庭审中予以充分表达。

邀请手语翻译协助庭审,不仅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更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一直以来,新城区法院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权益司法保护工作,持续完善“肩并肩”帮办诉讼服务台、无障碍法庭、盲道等设施建设,并配备盲文诉讼指引、放大镜、轮椅等用品,着力营造温馨的司法服务场景,让弱势群体参与诉讼更加便捷、舒心。

新城区人民法院将坚守为民服务初心,积极回应弱势群体司法需求,持续打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诉讼环境,用实际行动彰显司法力量、传递司法温情。

(张璐)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