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头市司法局紧紧围绕自治区司法厅和包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责,持续加强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不断创新监督方式,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质效,让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聚焦能力建设 健全监督体系
理顺执法监督工作机制。率先启用“包头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印章,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编制组织机构图,制定权责清单。目前,全市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增加至359人,增长35%。
打造过硬行政执法队伍。完成48个苏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赋权工作,编制印发《包头市苏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指导手册》。高标准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参训1.2万余人次,实现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主体、人员信息清理核查,组织四批次新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督促指导各级执法部门加强执法证件监管。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细化6大工程、21条措施、58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建立会商机制,推动任务、标准、责任、时限“四落实”,顺利完成“三年行动”中期评估工作。
聚焦社会关切 开展专项监督
紧盯重点部门,深化“法治体检”。对民政、农牧、林草等10个重点部门开展第二轮“法治体检”,一对一出具“体检报告”,通报问题159项,提出工作建议77条;完成20家执法部门“法治体检”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该经验做法入选包头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事例。
瞄准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涉企专项监督。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43项,抽查涉企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300卷。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深入企业对重点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伴随式监督指导。
紧扣点题督办,深入开展重点监督。针对殡葬收费网络舆情、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农民工欠薪等社会关注问题,对13个执法部门进行了专题监督;针对行政败诉突出问题约谈26个败诉地区、部门,精准开展个案监督。
聚焦协调共治 凝聚监督合力
建立协作机制。制发《关于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建立合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拓宽行政执法监督线索渠道;与包头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的意见》,促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政府层级监督有效衔接;常态化做好监督贯通平台问题上传和整改督办工作。
化解执法争议。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执法争议、问题事项的调查说明工作。妥善协调自治区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立案座谈会,对“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争议提出具体建议,做好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执法证申领等指导协调和保障服务等工作。
推进数字化建设。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平台应用力度,推进行政执法数据归集对接工作,及时有效掌握分析全市行政处罚、执法监督实施情况,行政处罚案件采集量突破1万件,重大行政处罚网上备案466件。
(包头市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