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和解。
1月22日是北方的小年,不少人此时已经提前融入春节的氛围,购置年货,洒扫屋子,走亲访友……但此时,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人员却仍在热火朝天地忙碌中。原来,当日是回民区法院开展春节前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的首日,执行局全体干警都在忙着做行动前的最后一次电话沟通。
精心部署见成效
“大家抓紧时间联系各自负责案件的被执行人,5点我们召开最后一次案件研讨会,再梳理一下案件、优化一下警力,确定最新执行方案。”走进回民区法院执行局,记者听到执行局局长温静波正在通知干警召开案件研讨会。此时,中年男子马某走进执行局,一进门便对法官表明要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法官,我来还钱了,不用你们上门。你说的对,把钱还了,我也能踏实过个年。”马某说道。
原来,马某是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的被执行人。2024年6月,马某因未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被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通过前期财产查控,发现马某的公积金账户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便将账户内金额扣划至法院账户,并及时发放给了申请执行人。此后,执行干警多次联系马某偿还剩余款项,但马某却以身处外地为由,逃避执行。
临近春节,执行法官得知马某将于小年当日返回呼和浩特,便找到马某,再次劝说其主动还款,并向其分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和法官上门执行带来的影响。最终,在法官情理结合的劝说下,马某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在行动开始前来到法院,将剩余款项当面交给了申请执行人。
下午5时,案件研讨会准时召开,回民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柴在案件研讨会上得知,专项行动开始前已成功执结6起案件,李柴高兴地说:“6起案件成功执结给行动开了个好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再接再厉。”
执行路上不停歇
当日晚6时,暮色初临,回民区法院内警灯闪烁,20余名执行干警整装待发。随着回民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燕一声令下,大家兵分多路,奔赴各个执行现场。
“十几分钟了,还是没人应门,从楼后看,他家窗口也没有灯光,应该确实不在家。”“走,咱们抓紧时间,下一个地点是……”晚7时,执行法官马顺斌与同组干警遭遇了行动开始后的第一个“闭门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团队士气,马顺斌带着他的组员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下一个现场。“干执行工作哪有不吃‘闭门羹’的,等回法院了,再打电话试试,明晚行动时再来一次。”路上,马顺斌一边做记录,一边安慰因“首战受挫”而情绪低落的新入职干警。
当日,回民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李娟娟带队的第二组,执行工作也不太顺利。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的被执行人吴某在执行法官上门,要求其按照生效的调解协议支付抚养费时,其一再推脱。面对吴某敷衍的态度,李娟娟一项项为其回忆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的全部过程:“4月时,你说一次性把欠的抚养费都给孩子,结果一直没给。到6月,我们拘传你,你给了孩子一万元,承诺后续会再给,结果也没支付。9月,法院传唤你,重新协商抚养费支付问题,结果你只支付了2000元。现在你还说没有钱,你这样的行为和态度是在故意逃避执行,我们将依法对你采取强制措施。”李娟娟严肃地说。
最终,执行干警因吴某多次不履行承诺、还款态度恶劣、故意逃避执行的行为,决定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当晚,吴某在做完一系列身体检查后,被送进了拘留所。
节前坚守显担当
1月22日晚11时30分,随着夜色渐深,街面上行人与车辆渐少,执行干警们带着对群众无言的承诺和一份份从纸面化成“真金白银”的答卷,返回执行局。次日,执行行动继续。据统计,截至目前,回民区法院共查找被执行人25次,拘传11人次,拘留3人,28件案件执行完毕,3起案件中的当事人达成和解,执行到位金额3,542,817.37元。
春节前夕,人们纷纷踏上归家之路,而执行干警们却一次次出发,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的在对被执行人进行耐心劝导,有的在紧张地整理查封扣押的财物,有的在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执行工作顺利进行。
尽管工作忙碌而艰辛,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