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公告患了流感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第1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38期:第1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2-26

患了流感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得了流感如何治疗?老年人、婴幼儿等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就大家关心的问题给出详细解答。李侗曾建议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症和住院风险。一旦确诊流感,要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发生流感暴露也可以用药物进行预防。

抗病毒药物48小时内服用

李侗曾介绍,流感的主要症状包含了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以及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流感可以自愈,病程在5-7天左右。

如何用药治疗?李侗曾表示,对抗流感的常用抗病毒药物是奥司他韦。需要在48小时内使用,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发生流感暴露也可以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一天一次,连续用7天。流感潜伏期最长不超过7天,如果7天内没有症状,可以排除感染。如果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发生流感暴露,也可以使用奥司他韦积极进行暴露后预防,一天服用一次,连续7天。一旦出现了流感样症状,则可以采用治疗剂量,一天服用两次。

除了抗病毒治疗之外,家中也可常备一些对症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得了流感会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影响休息和身体恢复,大家可以根据体重和症状使用解热镇痛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复方感冒药中有解热镇痛成分,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不要重复使用。”李侗曾提醒。

脆弱人群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肥胖等人群,这些群体在得了流感后更容易发生重症和危重症。流感高发季节可能给医疗机构带来一定压力。“我们呼吁大家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脆弱人群每年都要接种,以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也降低住院需求。”

针对老年人,李侗曾特别提醒,老年人是重症高风险人群,得了流感后病程更长、症状更明显、肺炎发生率更高,住院比例也更高。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得了流感之后基础病会发生波动,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引起血压不稳等症状。研究证实,老年人积极接种疫苗或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李侗曾建议,如无特殊情况,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老年人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一旦怀疑得了流感或确诊流感,要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李侗曾表示,医生对于高风险人群的流感治疗会更积极。老人有流感症状,到院后在等待核酸结果的同时,医生也会建议老人先用上抗病毒药物。“因为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需要尽早使用,一旦病毒大量复制,再用药效果会差很多,最好48小时内用上抗病毒药物。希望老年人能理解医生这一建议。”

(据《北京青年报》)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