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围绕“五聚焦”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司法巡查“回头看”问题整改落实处送法进企业问需促发展召开学习研讨会  以学促用提质效巡回调解化纷争  护航发展助营商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劳务合同引纠纷  高效调解化“薪”愁案卡填录“一案四查”案件质效稳步提升成功化解借贷纠纷多年好友冰释前嫌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36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2-24

包头市围绕“五聚焦”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近年来,包头市不断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注重用法治眼光审视发展形势、用法治思维谋划思路举措、用法治手段解决矛盾问题,努力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位谋划,法治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围绕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目标,包头市明确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等9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充分运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经验做法,积极推动示范工作向基层和多领域拓展,“马背法治服务”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推动政府失信行为起底排查整治,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治机制,以法治筑牢诚信防线。打造信用建设“一诺畅行”品牌,赋能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聚焦依法决策,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包头市制定并公布了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将水费调整等事关群众利益的8件决策事项纳入目录,并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修订并公布了市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42个,进一步厘清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底数。延伸监督触角,在全区率先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调阅制度,进一步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备尽备”。加强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律顾问疑难把关,司法局长列席常务会监督,法务中心全量审核,给政府依法决策上好“三把锁”。

聚焦宽严并济,执法监管加力度添温度。包头市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抓手,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仅2024年,全市累计减少重复抽查5000余次,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围绕食药安全、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重点建设“一中心、八平台”智慧监管系统,共集纳经营主体28万余户,切实提升了监管的规范性、便捷性、科学性。深入推进“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并升级至3.0版,其中,不予处罚事项333项,增加70%,从轻减轻处罚事项409项,增加21%,全市累计办理相关案件12.6万件,涉及金额9000多万元,为企业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

聚焦优化服务,营商环境再升级再提升。包头市梳理“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00项,确定第二批下沉园区政务服务事项29项,为各类重点项目审批提供专业辅导和帮办代办服务1.4万余件。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零见面、零证明、零成本、零等待、零跑动”的“五个零”便民惠企措施,力争要素最“少”、办事最“快”、服务更“优”。包头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12个典型案例,在全区率先制定公共数据管理和运行两个办法,积极打造数据交易新产业,推动包头市成为全区首家实现数据交易的城市。构建西部地区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聚焦市场主体感受,法治保障经济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聚焦精准发力,服务企业纾困解难。包头市“一窗式受理”“六优两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企业专席”“‘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服务套餐全面落地”,举措亮点频出,细节更新跟进。“政商恳谈早餐会”“我为企业找市场找订单”等顶层服务机制设计,全力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题,营造了法治优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包头市获批成为全区首个国家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建立专门平台打包发布惠企政策,在政府网站集中公布本级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有力推动了惠企惠民政策“直通、直达、直感、直享”。

(包头市司法局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