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公安局木凯淖尔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警务,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忠诚警魂”党建品牌为契机,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调解”
打开解纷“新脉络”
既是木凯淖尔派出所副所长又是巴音淖尔驻村民警的孟振林,被村民的亲切地称为“老孟”。在百姓眼里,他是家庭邻里纠纷的“和事佬”。
前段时间,村民老陈与邻居老林因为土地界限不明引发纠纷并报警。孟振林接警后第一时间赶往老陈和老林的家中,耐心听他们讲述事情的原委和经过,并安抚双方坐下来慢慢谈,经过老孟一番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后,老陈和老林握手言和,双方的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只要发生矛盾,就找老孟解决,他了解我们,我们也相信他。”巴音淖尔村村民老陈说。
作为扎根木凯淖尔辖区30余年的老民警,老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乡土风情熟”的优势,以唠家常、辨是非、明事理、解心结的方式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总结提炼了“五心调解法”,通过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走近他们、贴近他们、了解他们,才能做好调解工作。”老孟说。木凯淖尔派出所深入推进“党建+调解”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党员民辅警下沉社区开展工作,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摸排矛盾,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木凯淖尔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化解率达99%。
“党建+政务”助推质效双提升
小窗口关系大民生。近年来,木凯淖尔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的实际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相符,足足差了4岁,到了领取高龄补贴的年龄却领不到,可不可以帮我解决一下。”近期,杨先生焦急地来到木凯淖尔派出所户籍大厅,询问民警是否可以更正。更正信息需要提供原始出生年月日的有效证明,当民警将相关规定告知后,杨先生的脸上写满了失落。
民警经过了解得知,杨先生是木凯淖尔镇召稍村的一位农民,和妻子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想申请高龄补贴,但其身份证上注明的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目前只有原始户籍底簿可以证明杨先生的实际出生年龄,但户籍底册还没有进行系统归档,民警只能一本本翻找当年的档案。在查阅了近万页档案后,民警终于找到了杨先生的原始户籍底簿,并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最终,为杨先生在最短时间内办理了更正事宜,使其顺利领取到高龄补贴。
“党建+防范”
助力织密“安全网”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木凯淖尔派出所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各村委会、商铺、各类营业场所等,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近期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讲给群众听,告诉他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中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小疏忽引发大事故。
宣讲过程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答疑解惑,详细讲解“黄赌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有效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诉求。
此外,该所聚焦辖区寄递物流、加油(气)站、旅店业、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场所,坚持精细化管理、动态化管控,以隐患清零为工作目标,及时消除各类潜在的风险隐患,不断筑牢辖区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