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凉意,朝霞相伴,苏尼特草原尽显初冬之美。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中蒙边境线上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巴彦额尔敦嘎查。
草原深处几间不起眼的房屋,就是护边员张永清的家。迎风飘扬的国旗下,张永清被漠北风沙吹红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近年来,因守边戍边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张永清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护边员,并荣获“锡林郭勒盟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党政军警民联合巡边。
入户走访辖区群众。
“做有生命的界碑”
驱车奔向苏尼特左旗草原深处,眼前的景色好似被打翻的调色盘,在宣纸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迎着朝阳,冒着寒风,张永清像往常一样,踏上了他再熟悉不过的那条边境线。“可能是有动物撞到了这里,我得把它补好。”巡边途中,张永清的注意力被一处破裂的铁丝网吸引,他从包里拿出钳子和铁丝等工具,手脚麻利地修补起来。“我特意学习了修补技术,就是为了能把铁丝网修补得牢固一些、漂亮一些。”张永清笑着说。21年来,像这样普通的小事,他不厌其烦地做了数百遍。
“是这片草原向我们一家敞开了怀抱,我这辈子都会留在草原上报恩!”提及成为护边员的初衷,张永清眼含热泪回忆道。上个世纪60年代,张永清的祖父和父亲一路北上讨生活,在二人饿得眼冒金星、几乎绝望的时候,淳朴善良的苏尼特牧民将自己家中为数不多的牛奶和奶皮子递到了他们手里,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从此,张永清的父辈在这里安家,成为了草原上地地道道的牧民。
坐在祖父膝上,听着这段故事长大的张永清从小便立志要好好报答这片草原和善良的人民,他也从父辈那里知道了那些立着的铁丝网和界碑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份难以言表的特殊情感,他成为了牧民的女婿、丈夫,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护边员。
“我家的这段经历是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的关怀和草原人民的支持。”张永清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光荣的护边员,就要像一座流动的哨所、一座有生命的界碑,全力守护好这片热土。”
为了更好地发挥护边员作用,时刻了解边境一线动向,张永清与妻子刚巴特尔把房子搬迁到距离中蒙边境线3公里处的边境重点地段。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救助野生动物、阻拦临界放牧、保护草原生态……张永清忠实履行着护边员的神圣职责,编织了一张安全巡护网。
近年来,护边员队伍不断壮大,在张永清的带动下,妻子刚巴特尔也加入了护边员队伍。二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血脉相融、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也践行着“我为祖国当卫士”的铮铮誓言,而矗立的界碑和漠北的草原也成为了夫妻二人对祖国大爱的最好见证。
“他就是我们的亲人”
“是苏尼特草原养育了我们祖孙三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生只干一件事,就是铭记党的恩情,用一生来守护草原,为草原人民做贡献,用实际行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兴边稳边固边的伟大事业……”日前,在苏尼特左旗委统战部(民委)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同心学习·立德圆梦”读书会上,张永清深情地吐露心声。
平日里,张永清不仅是一名守卫边境安全的卫士,也会配合苏木嘎查、边境派出所开展其他工作,他始终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
“老人身体怎么样?”
“孩子马上大学毕业了吧,工作找好了吗?”
“家里牛羊怎么样了?”
……
每一次配合边境派出所入户走访时,张永清总会认真询问并记录群众的情况,耐心细致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边境法规政策。有时遇到群众家里正在干活时,他也会撸起袖子一起帮忙。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张永清对每户牧民的实际情况都了如指掌,嘎查群众也将这个爱笑的红脸汉子当成了“贴心人”。
“要说嘎查没人知道‘清子’,那简直是怪事!他就是我们的亲人……”抱着张永清帮忙接生的小羊羔,老额吉笑着说。多年来,张永清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学习党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派出所和苏木党委、政府组织的关于党的理论教育的各项培训,辖区中经常会看到他为牧民群众讲解涉边法律法规和国家利民政策的身影。现在,辖区群众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找张永清说说。
提到嘎查的基本情况,张永清如数家珍。巴彦额尔敦嘎查位于苏尼特左旗北部,是一个边境牧业嘎查,边境线长39.322公里,张永清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辖区社会治安管控工作,近年来为边防派出所提供治安线索20余条,参与法律宣传活动40余次,开展边境踏查150余次,配合旗公安局成功抓获盗窃团伙,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6万余元,牧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上的最美护边员”。
“要对边境线的生态安全和稳定发展尽责”
“细致、耐心、洞察力强”是张永清多年从事护边工作培养出的好品格。“其实我以前还是个特约通讯员呢,后来护边工作比较忙,慢慢就不投稿了。”张永清念叨着。他总会利用闲暇时间,通过撰写诗歌记录巡边感受。
“这些年在边境线附近出没的动物基本都被我拍下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张永清骄傲地说。奔跑的羊群、吃草的牛儿、广袤的边境草原原生态美景和各类珍稀保护动物……他镜头中记录下的精彩画面,向大家讲述着边境线上的故事,也见证了边境生态一路向好的势头。用笔触深情礼赞祖国北疆发展,以镜头真实记录边境草原风貌,这些爱好也为他的巡边工作增添了无限乐趣。
“作为一名牧民,必须保护好草原的生态环境;作为一名护边员,就要对边境线区域内的生态安全和稳定发展尽责。只有生态好了,我的镜头里才能有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更美的家乡影像。”张永清告诉记者。言既出、行必果,张永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边境地区的稳定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张永清是一位平凡的护边员,他的成长经历是各族群众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也是广大护边员默默坚守的缩影。在这片草原上,还有无数个像张永清一样的护边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守望相助的故事一如既往,民族团结的情谊一脉相承,熔铸起了牢不可破的共同体,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苏尼特草原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