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蒙古族毡绣、巧夺天工的木雕根雕、美味多汁的苏尼特式石头烤全羊、悠扬动听的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千百年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各族群众加强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近年来,苏尼特左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扎实推进“非遗+”融合发展,奏响了全旗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和谐乐章。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毡绣作品。
非遗+创作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深秋时节,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场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来的“文化盛宴”正在火热上演。一件件样式精美、图案新颖的蒙古族毡绣非遗作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吸引着众多观众纷纷驻足拍照。
“我学习过南湖红船的故事,这幅作品比我画得好看多了,妈妈快帮我跟这幅作品合影留念!”操着湖北口音的孩子兴奋地叫喊,把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迎春的思绪拉回了2021年的元旦前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手艺人”,如何表达草原儿女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的热爱?怎样将非遗技艺与对党的美好祝福相融?带着这样的想法,迎春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选择了以南湖红船作为创作素材。“南湖红船是党的摇篮和党的诞生地,是党的初心之源,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所以我们决定以此为主题制作毡绣作品,并取名为《一叶红船映初心》,为党和祖国献礼。”迎春告诉记者。
说干就干,迎春拉着美术老师阿拉腾图拉嘎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底稿创作,并采购回毡绣作品所需的各种材料。
底稿有了,材料也备齐了,接下来就需要选定绣娘的人选。“这幅作品意义非凡,在绣娘人选上我们下了些功夫,既要是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又要有党员参加,能体现民族团结、中华一家亲的‘国家的孩子’也要参与。”经过一番考量,阿拉腾花等8名绣娘脱颖而出,参与到了毡绣制作中。
2021年元旦,当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在苏尼特草原上的时候,绣娘们就开始了配色、穿线、缝制等工作。绣娘们以毡为纸,以针为笔,以线代墨,日夜赶工,尽情抒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三个月后,一幅长5米、高2米,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毡绣技艺,搭配30多种颜色,共计300多万针的大型毡绣作品《一叶红船映初心》呈现在大家眼前。
“馆长,越看这幅作品,我就越想去实地看看南湖,看看咱们的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阿拉腾花的一句话说出了绣娘们的心声,迎春和大家约好,来年一定和大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去看看向往已久的地方。
非遗技艺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载体。近年来,苏尼特左旗充分利用非遗共创共情的特质,凝聚各民族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精心创作了《一叶红船映初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北疆文化》《石榴籽》《冰雕连》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作品,让优秀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非遗+传承 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
“沙嘎游戏太好玩了,回家我要和阿爸比一比!”教室里,学生们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看着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嘎游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吉乐图的讲解和演示。学生们分组围坐一圈进行比赛,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在新吉乐图的沙嘎游戏课堂上,学生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体验非遗的魅力,在娱乐中潜移默化成为沙嘎游戏的“传承人”。
上过蒙古族马头琴课后,包通拉嘎常常琢磨着如何精进指法和音准。她主动提高学习效率,力争每天练习一小时。经过半年的努力,包通拉嘎已经学会了多首曲目,并多次在各类活动上表演。“每次拉马头琴的时候都非常开心,未来,我希望能走上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包通拉嘎的语气既自信又满怀憧憬。
在迎春看来,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她说:“根据学生年龄段和兴趣点的不同,目前苏尼特左旗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设置了非遗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让非遗得到长久的传承,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方课堂,点亮多彩传承。近年来,苏尼特左旗深入推进品德教育特色发展,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特色课程,让蒙古族长调、绳艺编织技艺、蒙古族刺绣等非遗项目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也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全旗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项、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名、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8名、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22名,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小小盟级传承人7名、传习所7个、传承户11户,古老厚重的民族文化正在一代代的传承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
非遗+文创编织手工艺品致富经
一团团驼毛经过拆、揉、搓、编,制作人十指翻飞,一条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的绳结随即诞生……走进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吉布吉玛正在忙着赶制一批用于蒙古包系扎的绳结。
至今已有50余年绳艺经验的吉布吉玛从小跟随母亲学习绳艺,最初学习是为了生活,现在则为发扬和传承民族手工艺而努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绳艺文化,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吉布吉玛进一步创新绳艺技法,努力使其适应现代人的需求。近年来,她开始创新绳艺技法,用马鬃、驼毛制作出女士项链和背包等作品,使得传统与现代在文创产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让原本不起眼的绳子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工艺品,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最近,女士项链卖得最火,主要是外地来的年轻人买得多。”吉布吉玛介绍道,非遗文化产品的创新,“圈粉”了许多年轻人,既让更多外地游客了解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又让多民族共享非遗发展成果。提起自己的“畅销秘笈”,吉布吉玛笑着告诉记者:“只要用心研究怎么做,就能有创新,做得细、做得好就卖得好。”
近年来,苏尼特左旗大力扶持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文创”融合路径,支持非遗项目与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当代人的生活连接起来,通过政府扶持、市场驱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传承和保护非遗。“希望借助文创这种表现形式,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迎春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