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国家的孩子’!”“要收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翻开共和国历史的一隅,“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铭刻中华民族血乳交融的历史佳话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当年的承诺跨越时空,深情诠释着草原母亲宽广包容的胸怀与超越民族血缘的大爱。
岁月无声,史迹长存。65年过去,党和国家仍时刻关注、关心着“国家的孩子”。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要求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时最早接收“国家的孩子”的边境地区之一,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汇成“国家的孩子”主题展览,全景式记录了这段载入史册的传奇往事--
追寻民族团结往事从这里出发
2024年8月13日,“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国家的孩子”主题展览开展仪式在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举行。作为锡林郭勒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个基地”之一,“国家的孩子”主题展览自开展以来,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区内外各界参观团体和人士的关注,而在参观人群中,最激动的还是“国家的孩子”,他们脸上带着笑、眼中含着泪,在每一个展品、每一幅图片、每一帧影像前追忆着往事,追寻着自己和草原阿爸额吉的身影。
基地落成之前的2022年,苏尼特左旗先行建成300平方米“国家的孩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厅,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2023年,该展厅被命名为“锡林郭勒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建成,展览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完善:以“序厅”“休戚与共、共克时艰”“荣辱与共、人心归聚”“生死与共、血脉相融”“命运与共、大爱无疆”“围绕主线、砥砺奋进”6个部分组成的近900平方米的“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陈列展出了相关珍贵资料和实物千余件。
“‘国家的孩子’主题展览经历了挖掘历史、资料鉴定、设计布展以及解说词撰写、修改、定稿等多项繁杂细致的筹备工作。在挖掘搜集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走访了保育员、老额吉、作家、医护人员、‘国家的孩子’等诸多人士,一次次被那段艰苦岁月中的生命营救、大爱接力震撼着,感动着,最终将这段往事不掺杂任何包装色彩、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呈现于世。”苏尼特左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览馆)馆长朝鲁门说,这段发生在特殊年代,跨越民族、血缘、地域的大爱故事值得世代铭记,这不是为了煽情,而是为了在教育中传承延续。
为近距离了解这段流传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本报记者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苏尼特左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入口处“守望相助、大爱无疆”民族团结进步群像雕塑生动展现了草原阿爸额吉收养“国家的孩子”的历史景象。“馆内展品大到每一组雕塑、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历史镜头,小到一盏煤油灯、一双幼儿绣花鞋……无不诉说着那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大爱!”跟随讲解员高娃的娓娓述说,时光仿佛又回到了65年前那段非常岁月。
三千孤儿离故土踏上希望之路
1959年至1961年,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广泛、程度严重,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各地粮食十分紧缺。这一时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聚集了大量孤儿,他们普遍因营养不良而面临着疾病和死亡的威胁。生死攸关时刻,为了挽救孩子们,党和国家想到了资源相对充足的内蒙古,周恩来总理和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找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由此,一个重大的决策应运而生:把孩子们接到内蒙古,交给牧民抚养。
尽管当时的内蒙古也同样经受着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但各族干部群众仍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份国家责任。
在向上海紧急支援一批奶粉、炼乳、乳酪等食品,解决育儿工作燃眉之急的同时,196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下达了《关于1960年移入儿童计划的请示的批复》决定,由财政增拨100万元卫生事业经费用于育儿工作。随后自治区组织起由妇联、卫生、民政、经营业、公安各部门参加的“迁入儿童筹备委员会”,并专门抽调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同时强调:“一定要做到收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就这样,从1960年到1963年,一场场大爱接力在江南水乡和内蒙古草原之间展开,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等多地陆续派出小组前往上海接运孤儿,京包、京沪之间的铁路线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将三千多名孤儿分批分次送到内蒙古,草原额吉向孩子们敞开了温暖的怀抱。在这里,三千孤儿有了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给牧民一个健康的孩子!”为了保证“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健康生活和成长,内蒙古迅速建起中转站、保健站、育婴院,按照编制比例招收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政治可靠、热爱保育工作,年龄在18至40岁左右的青壮年妇女担任保育员,并进行紧急培训。在一个个“生命驿站”里,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涌现出乌兰察布盟(市)四子王旗草原额吉都贵玛,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草原额吉张凤仙,苏尼特草原额吉朝鲁、那木吉拉、额仁青、吕润花、敖根等心有大爱的草原母亲;有牧民送上了自家的奶牛,有的送来冻牛奶,有的送来过冬用的牛粪……在一份献血记录中,献血人员包括院长、医生、护土、保育员、食堂的厨师、采购员、临时工等,最多的人先后献血18次,却没有留下名字。
在育婴院的悉心调养下,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水土、治好了疾病,经体检排除健康隐患后,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早早准备好新衣、玩具和食物,骑着马、赶着勒勒车,到育婴院接走了孩子们。从这些充满爱的“生命驿站”里,三千名北上的孤儿走向草原,来到新家,投入阿爸额吉温暖的怀抱,踏上了希望之路。
休戚与共 血脉相融
我们是一家人
“在草原上有了温馨的家,孩子们身心得到了阿爸额吉的精心呵护,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苏尼特左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里,几组情景塑像生动再现了这段超越血缘的大爱故事,讲解员高娃在讲解中用情至深,几度哽咽--
第一批从上海到内蒙古草原的阿拉腾花(意为金花)长大后得知,那时,自己还是几个月大的瘦弱婴儿,被奶奶乌力吉和搏克手阿爸根登、额吉扎格达抱回了近百里之外的苏尼特左旗昌图锡力公社巴彦锡力大队乌林高勒。从此,她有了自己的名字、一个永远的家,在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健康成长。1976年,阿拉腾花已长大成人,有了文化知识,公社干部带着一个工作指标来到她家,阿爸豪不犹豫地说:“给阿拉腾花吧。她是‘国家的孩子’,你们把我这个姑娘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吧!”阿爸的选择让阿拉腾花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成为了“对故乡有用的人”。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阿拉腾花是“国家的孩子”爱心协会的一员,并成为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毡绣)传承人,为传承非物质文化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有一个特别的墓碑,上刻“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立碑人是“国家的孩子”巴特尔、黄志钢、党育宝、毛世勇、其木格、高娃,逝者分别是他们的养父母。
“你要领养哪一个?”那一年,镶黄旗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护理员张凤仙和丈夫商量去领养“国家的孩子”,看到6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两个女孩和四个男孩,张凤仙心疼地抚摸着孩子们消瘦的小脸、小手,听到提问后,她回答:“全都要!”一句“全都要”注定了她一生要付出无数辛劳,更何况是在当时的困难时期,但这位蒙古族妇女赶着勒勒车接走孩子们的身影是那样的坚毅与挺拔。
6个孩子并没有叫她“妈妈”,而是叫“红脸阿姨”,因为她的脸总是红红的。在随后的生活中,“红脸阿姨”在刺骨的冰水里给他们洗衣服,在油灯下一针一线为他们缝制鞋袜,踏着及膝的深雪到百里之外为他们背回大米……30多个春夏秋冬夜以继日的操劳,“红脸阿姨”头发白了、腰背弯了,却将6个“国家的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是她毕生的骄傲,阖然长逝的那一天,她轻轻松开孩子们拉着她的手,睡容安详。
张凤仙没有想到,孩子们立碑时称她为“慈母”,但她一定知道,在他们心中,她早就是他们最亲爱的妈妈了。
苏尼特右旗牧民敖根到育婴院领养孤儿时,只有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儿坐在炕上。起初,陌生人的到来让小男孩儿有些不安,但看到敖根温暖的笑容时,他一手端起了一小茶缸水,另一只手撑着身子,然后小屁股用劲一挪一挪蹭到敖根身边把水递上去,眼睛亮亮地看着她。小男孩天真的举止使敖根再次慈爱地笑了,她知道这个孩子身患残疾,却仍轻轻地拉住了他的小手。
将小男孩抱回家后,敖根的丈夫也发现了孩子的身体状况,但他没有任何怨言,只是说:“希望这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孩儿永远朝气蓬勃,名字就叫‘朝克图’吧!”以后的日子里,阿爸、额吉每天抱着、背着儿子朝克图玩耍,骑马、赶车送他去上学、就医,想尽办法给孩子准备最好的食物。爱会产生奇迹,在敖根夫妇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朝克图终于学会了走路。在阿爸、额吉的悉心陪伴呵护中,小朝克图长大成人,在旗里有了工作,并遇到了心仪的女孩,敖根额吉高兴地为儿子举办了当时当地最隆重的婚礼。
2009年,敖根荣获“内蒙古十杰母亲”光荣称号,儿子朝克图深深明白,这背后是额吉为抚养他付出的无数辛劳和心血。
……
关于草原母亲与“国家的孩子”感人肺腑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多少笔墨也不能尽述,但那份感动世人的大爱正悄然传承、延续。
铭记恩情 传承大爱
一场场双向奔赴
在苏尼特左旗,善良淳朴的牧民当年收养了170多名“国家的孩子”。初到内蒙古时,他们是那样的幼小孱弱,小的尚在襁褓中,最大的也只有六七岁,在草原母亲的悉心哺育下,他们如沐浴在阳光雨露中的春苗般茁壮成长。半个多世纪过去,他们当中有的成为勤劳朴实的牧民,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有的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有的成为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司法公正的公安民警、法检干警,有的成为畜牧业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如今,在苏尼特左旗生活和工作的“国家的孩子”都已年过花甲、儿孙绕膝,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他们不忘反哺深爱的家乡草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
乌云格日勒是养父母丹巴、宝日尼循着哭声从苏尼特左旗白日乌拉公社医院抱回家的,草原阿爸额吉温暖的怀抱从此成了她避风的港湾。从小喝着敖伦淖尔河水长大的乌云格日勒爱骑马,因为勤学肯练,1976年,成了骑白马、挎钢枪的优秀民兵,1979年,又兼任大队妇联工作,其本人多次获得“三八红旗手”“文明户”等荣誉。这样一个爽朗干练的“铁姑娘”在毡绣及其他手工艺方面也极有天赋。记者采访时,她指着展览馆展出的巨幅毡绣作品《爱边固边守边、筑牢祖国边疆安全稳定屏障》说,这是她和多位“国家的孩子”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侧面的一段歌词是她的丈夫莫日根所写,祝福祖国繁荣安定。
乌云格日勒与丈夫莫日根有着相同的命运,都是“国家的孩子”。“我知道她是‘国家的孩子’后,就爱上了她,和她结了婚。”莫日根说。莫日根有文艺细胞、有才情,妻子的绣艺配上丈夫的原创歌词愈发显得生动、感人:在德尔斯台河边奔跑嬉戏的童年啊,从羊羔撒欢的牧场上捡榫石投献的巴尔格勒敖包哟,祖先留存给我的圣洁土地,是养育我身心的永恒故乡……
莫日根的歌词中深深蕴藏着对草原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感恩之情,这也是所有“国家的孩子”共同的情感。“国家的孩子”、退休检察官、作家满都日娃说:“国家那时那么困难,一家一个月只有二两油、几斤面、半斤红糖的定量,人饿得不行就吃草,里面掺点酸奶或者用羊油炒着吃,牛羊的胎盘也吃。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阿爸额吉们永远都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们这些抱养的孩子……”
不尽的感恩让“国家的孩子”有了共同的心愿:要行动起来,回报草原母亲!
2010年8月,在满都日娃的组织下,苏尼特左旗国家孩子爱心协会正式成立。耕耘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相聚在一起,共同传递这份爱。十几年间,协会会员已从成立之初的70多人增加到260多人,其中包括100多位“国家的孩子”、90多位北京知青、40多位牧民、退休职工以及青年一代爱心人士。爱心协会以帮助特殊群众、贫困儿童和服务社会为宗旨,成立以来,已为包括贫困学生在内的121人资助189000元。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也感动并影响着故事之外的人们。深受震撼的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于1996年组建了广东草原爱心团队,20多年里,这个团队资助了三千名需要帮助的内蒙古孩子上学。2004年,张宇航与都贵玛额吉相见,老人为他穿上蒙古袍,亲切地说:“你是我第29个汉族儿子。”
爱心传递未止于此。2021年,上海市民政局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签订《进一步深化两地儿童福利领域合作交流协议》。两年来,双方开展了内蒙古孤残儿童来沪夏令营活动、两地儿童福利机构结为“姐妹院”、上海市8家基金会与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的儿童福利机构结对实施援助、联合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孤残儿童护理员培训等多项交流合作。
65年斗转星移,岁月长流。
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和草原母亲无私的爱铸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并恒久散发着暖人的光芒和无尽的力量。苏尼特左旗“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将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激励各族儿女感恩奋进,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