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服务。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是连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找准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全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经济发展之“稳”。
以“智”提质
让改革成果更加便民利企
“我是异地换证,算上选照片的时间,一共用了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这也太快了。”9月21日,到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行政事项审批中心办理身份证过期补换业务的外地务工人员闫明昊忍不住感叹。看着身边24小时办证自助一体机,他不由地感慨:“真是高科技、高科技!”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依托科技支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用政务服务改进的每“一小步”换来企业和办事群众获得感提升的“一大步”,用审批流程的“减法”换来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加法”。
“我们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倾听企业心声、纾解企业困难,不断推出便民利企措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牛芳泽说。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动态调整27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将196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至旗县区公安机关,1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掌上办”。
今年4月,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还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增加了“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模块,群众由原来需携带单位公函等相关材料至户籍所在地线下申请转变为网上快捷办理。模块上线至今,已办理业务7.2万余件。
在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中,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在线上建立“在线申请-网上审批-结果出件”100%网上办、掌上办机制。线下全面推进“一窗通办”改革,目前已有78.2%的公安窗口成为“全科窗口”,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行政事项审批中心政委刘嘉说:“我们竭力创造条件,克服一切难题,就是为了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带来的红利。”
以“动”增效
转换思想纵深拓展服务触角
深秋时节,“网红打卡地”宽巷子美食街依旧人流不息。在众多商铺摊点中,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通道街派出所的“宽巷子普法干货铺”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回民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涛说:“我们要把无感管理转变为有感服务,通过警力延伸、精准施策,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打破瓶颈,助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回民区公安分局在中山西路商圈创建了“助企优商服务中心”,设置法律咨询、派驻法庭、案件咨询等多个功能板块,打造多元服务场景,为企业、商户和群众提供多功能、一站式贴心服务。从综合治理到提供个性化支持,该中心自启用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106家,提供法律咨询65次、解决企业求助50余次,成功预警涉众型经济犯罪31起,群众满意度高达99.5%。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积极在“人才”这个关键点上下功夫,在落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城镇“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基础上,还与有关部门建立专员联络机制,采取“量身订制”的方式为有落户需要的人才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我们在规定范围内,进一步放宽集体户相关要求,为各个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拴心留人提供助力。”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政委郑淼说。在助力“引才引智”方面,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也主动作为,为外籍人才制定针对性政策。
以“法”强身
内外兼修锻造过硬公安队伍
为提高办案效率,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裕隆派出所民警使用“行政案件快办一体机”快速办理案件。民警通过“菜单式”询问模板自动生成笔录,提示处罚告知,生成处罚决定书,同步录制执法音视频并上传。目前,他们的办案时间从过去的平均4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
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按照服务基层、贴近实战、送教上门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法制轻骑兵”全链条警务品牌模式。突出“因需选题、靶向施教”与“订单式”培训等特点,由办案单位提出具体需求,“法制轻骑兵”进入基层所队开展专题讲解,采取“专题辅导+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让办案民警带着问题学、盯着案件学,既解决了基层实际困难,又让监督作用前置到办案过程中。
在强化实战培训的基础上,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依托全市三级执法监督巡查管理体系,将涉企案件等作为巡查重点,持续开展“日巡查预警、周报整改、月总结调度”工作,不断加强对在侦在办涉企案件的全流程监督管控。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突出执法问题的整治力度。”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孟卿禾介绍说,“通过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活动,有效整治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民警的能力水平。”据了解,针对专项行动中检查出的23类执法突出问题,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切实做到一案一台账、一案一清理。
(张晓光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