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不少人在睡觉时会做梦,醒来后还能清晰地记住自己的梦境。有的人认为,经常做梦是睡眠质量差的表现。其实,做梦是睡眠时正常的生理反应,做梦或记得梦的内容不能说明睡眠质量不好。
通常情况下,睡眠可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大家每天晚上的睡眠都会在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之间来回循环。生动的梦境都是在快速眼动睡眠中发生的。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梦境一般会记得比较清楚。如果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就会忘记自己做过梦及做梦的内容。有的失眠人群觉得自己经常做梦,有时甚至一整晚都在做梦,就将多梦和睡眠质量不好画上等号。这是因为失眠人群夜间易醒,尤其容易在快速眼动睡眠时醒来。而且,失眠患者往往会过度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清醒时注意到的负面信息,常常会在梦境中再现,给人一种自己总是做噩梦的错觉。
做梦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连续做噩梦,并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意味着睡眠结构被破坏,深睡眠时间减少甚至消失,浅睡眠时间增加。若长期如此,会影响机体各个脏器的休息和修复。良好的睡眠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当睡眠状况不佳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睡眠质量。
调整生活习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合理饮食,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饮品;平时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睡眠质量。
减轻心理压力。个人心理压力程度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当感觉自身心理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进行户外运动等方式放松身心。如果自我调节后效果不佳,也可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改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体睡眠时的舒适度,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建议大家在睡觉前尽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如通过佩戴耳塞、眼罩等减轻声音和光线对睡眠的干扰。同时,保持合适的室温和湿度。适宜睡眠的室温一般为20℃~23℃,湿度为50%~60%。此外,睡前也可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温水泡脚、肌肉放松、冥想等,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据《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