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诗画哈巴湖的“前世今生”中卫消防锻造水上救援“尖兵”银川公安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组合拳”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57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26

探访诗画哈巴湖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李海涛●王瑶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7月11日,记者来到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访见证了防沙治沙、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见证了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看到了运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的累累“硕果”。

哈巴湖保护区的“前世今生”

位于盐池县中北部的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宁夏、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这里常年降水稀少,曾经是一片无边的荒漠,使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苦不堪言。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三代治沙造林人传承治沙精神,七十多年来在哈巴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

70多年来,哈巴湖保护区管理局咬紧目标不放松,通过草方格固沙治沙、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组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历经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昔日黄沙滚滚的景象不复存在,连片荒漠成为无垠绿洲,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治沙造林让荒漠变绿洲

绿树成林、林草互映,一幅壮美的治沙成果映入眼帘,这是记者来到哈巴湖保护区南海子巡护点看到的景象。据了解,哈巴湖保护区现已营造生态防护林5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3%。

通过封山育林政策,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得到了长期保护,形成了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目前,保护区记录野生维管植物54科、179属、37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记录野生脊椎动物24目53科18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哈巴湖因此被誉为荒漠里的“生物基因库”,成为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繁殖地。

执法保护让“生态明珠”永绽光芒

哈巴湖保护区现有115个自然村,居住着12000多名原住民。保护区成立后,78%的面积属于村集体土地,这样相互镶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无疑给保护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哈巴湖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宏介绍,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成果,管理局不断完善管护制度,依法加强宣传与管护,严格执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据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管理局也出台了管理办法,保护区逐步进入“依法管护”的时代。

针对保护区内的村民,该局不断加强生态意识、法治知识宣传力度,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使群众受益。加强执法力量,下放执法权,让哈巴湖保护区护林员有了执法权,并聘请89名村民担任护林员,每天到各责任区进行常规化巡护。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的执法和管理,该局建立“双林长”工作机制,在“局、站、点”的基础上,联合“县、乡、村”参与管理,并与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动执法,使村民从不愿意、有抵触到主动配合,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