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神经末梢”,贴近基层、融入一线,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法院哈林格尔法庭于1989年设立,因辖区范围广、跨度大,法庭干警常年驱车奔波在开庭和送达的路上,该法庭因此被辖区百姓亲切地称为“车轮上的法庭”。
多年来,哈林格尔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以“小法庭”发挥“大作用”,公正高效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件”,用心用情搭好人民群众“连心桥”,守护一方正义,温暖一片民心,铺就了一条司法为民的幸福之路,描绘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哈林格尔巡回法庭。
纵横聚力 铺就诉源治理和谐路
在基层,由征地补偿引发的家庭纠纷案不在少数,今年5月中旬,九原区法院哈林格尔法庭受理了一起征地补偿纠纷案。原、被告系父子关系,均系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山羊圪堵村委会花圪台东村村小组村民,因该村部分土地陆续被征占,村委会向原告发放征地补偿款共计184000元,该款项由被告代为领取。原告的女儿独自来到哈林格尔法庭,替父亲递上诉状,请求依法判令被告返还父亲的征地补偿款。
“为什么原告本人没来而是由女儿替代?是他的真实诉求吗?补偿款是否为老人的养老钱?姐弟俩如何分配这笔钱?”受理该案后,哈林格尔法庭庭长王荣意识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返还征地补偿款的案件,可能涉及老人赡养、财产管理等问题。为此,王荣多次走访原被告所在村的村民、村干部,详细了解双方情况,努力寻找能够圆满解决案件的突破口。
调解过程中,被告表示其父亲一直都是自己在照顾,发放征地补偿款后姐姐才将父亲接走,自己担心姐姐“霸占”征地款,导致父亲后期的治疗及养护费用得不到保障。姐弟俩矛盾不断升级,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考虑到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问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王荣决定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公开审理此案,邀请当地名望高、信誉好、品行优的乡贤,共同从法律规定和亲情伦理方面对原被告进行耐心调解、疏解开导。最终,被告同意分期将补偿款还与父亲用于日后医疗费用与赡养开支,双方就此解开心结,达成调解协议。
至此,一起因土地征收补偿款引发的家庭纠纷圆满解决,姐弟俩握手言和,老人老有所依。
“司法应明辨是非,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才能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王荣看来,大量调解工作的背后,是司法温度的彰显,如何让一纸判决书变成实实在在的利益保障是法官始终不变的初衷。
基层社会治理,关键要抓好源头治理。哈林格尔法庭立足巡回审判,坚持调解优先,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以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工作为抓手,对辖区经济社会新矛盾、新特点、新类型进行分析研判、辅助决策和风险预警,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提升多元解纷专业化水平,持续引导居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动矛盾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解决,实现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的转变。
同时,根据案件类型,该法庭采用不同调解措施,深化“法庭+”建设,通过“政协+法庭”“司法所+法庭”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探寻诉源治理“最优解”,为长效治理激活特色动能。
护企安商 铺就企业安心经营路
哈林格尔法庭辖区范围内覆盖多家九原区重点企业,随着园区入驻企业增多,发展加速,企业对司法服务需求、保障质量也有了更多期待。
原告内蒙古某钢构有限公司与被告内蒙古某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于2020年9月22日、2021年7月14日签订两份《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约定原告分包被告总承包的某项目工程及承包价格、付款方式等。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施工义务,工程总价款为2000余万元,被告已付款600余万元,欠1400余万元未付,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违约不予给付,故诉至九原区法院。
为了双方当事企业能够充分的举证、质证,明确争议焦点、有效避免“证据突袭”,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期间,承办法官发现双方只有工程进度结算和对账,对于工程总价款没有最终决算,不能确定原告的诉讼请求中工程总价款的金额是否准确。如若原告申请工程造价鉴定,不仅鉴定周期长、费用也高,为了节约双方的诉讼时间和成本,法庭组织双方进行举证、质证,核对原告完成的工程量、确认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
历时一个月,原告核清了全部工程量,被告也确定了工程总价款的数额。因案涉工程造价金额较大,双方对于给付方式、付款时间、利息、质保金等问题产生分歧,经过几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被告承诺三个月付清欠付的工程款14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哈林格尔法庭立足辖区发展定位,全力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深做实诉源治理,健全诉调对接机制,通过在线调解平台,调动各方调解力量,实行三级调解,辅之以司法确认,有效缩短了企业维权周期并为其大幅降低了诉讼成本,精准疏通掣肘企业发展的“盲点”“堵点”“痛点”“难点”,让企业安心扎根、放心投资、专心创业、省心办事,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不仅要当好企业“解忧站”,更要履行审判职能,当好助企“前哨站”。驻园区法官工作站法官每周固定时间到工作站开展法律服务,主动深入园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积极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劳动合同签订、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和违法风险,做到企业有所需、法官有所应,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化解在园区,尽量做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真正打通司法服务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质效并重铺就司法为民幸福路
管辖法院路途远怎么办?群众可以就近选择人民法庭跨区域立案;不能到法庭参加庭审怎么办?法官把“坐堂办案”变为“上门办案”……一直以来,哈林格尔法庭把最贴心的司法服务送给群众,在不断优化法庭布局、完善法庭功能的同时,持续在做优服务上出实招,为群众提供最便利的司法服务。
哈林格尔法庭“入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以案说法,依靠“地缘”“人缘”发挥庭审示范作用,把巡回审判作为重要载体,将法庭审理搬至田间地头、将调解工作移至农家舍院,农忙时的涉农案件,当事人行动不便的赡养、抚养案件,对社会治理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案件……各类案件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结案,成为村民的法治教育“公开课”。
强化导向,做活调解文章。该法庭通过树立理念坚持调、深入群众及时调、营造氛围促进调、整合力量联合调、宣传释明引导调、总结经验传承调、创新机制助推调等举措,全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将调解工作贯穿诉讼全流程,力促实质解纷、案结事了。
深入田间地头,拓展普法宣传渠道。该法庭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推动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防未病”抓早抓小抓苗头,“治已病”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依法办事能力,有效提升村居法治建设水平。
……
一系列创新与探索,让“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焕发出新的活力。
“基层纠纷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小案事不小,考验着法官的司法智慧与审判担当。”王荣说,哈林格尔法庭将始终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重要抓手,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结合“枫桥式法庭”创建以及诉调对接工作,利用人民法庭联系群众的有利条件,切实把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下好“立案、审判、执行”一盘棋,做好做实“诉源、执源”双治理,争取让每一个案件实现案结事了、服判息诉,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