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任务书”绘就“路线图”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39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6

制定“任务书”绘就“路线图”

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以“1231”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韩燕●何培阳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今年年初以来,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上级法院部署要求,锚定“1231”工作思路,紧紧围绕“1个目标”(即聚焦落实好“两件大事”,紧盯自治区党委全会确定的“六个工程”、包头市委全会确定的“七大行动”,全面落实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双创双一流”三年行动要求,走在前、作表率,力争各项工作排在基层法院第一梯队、全市前三位次,持续擦亮全国优秀、全国模范昆法品牌,实现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坚持抓好“2个重点”(即抓好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和抓好诉源治理品牌),牢牢把握“3个项目”(即党建项目、指标项目、调宣项目),聚力打造“1个亮点”(即执行工作),实现重点工作新跃升、亮点工作新成效、难点工作新突破,奋力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首家律师诉讼服务保障中心揭牌仪式。

紧紧围绕“1个目标”

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提升

以更高政治站位助力昆区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和昆都仑区委决策部署,昆都仑区法院起而行之、落实落细,第一时间召开全院工作会议,及时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全面落实自治区“六个工程”、包头市“七大行动”及各级政法工作和法院工作会议要求,努力在各项工作上取得新成效,再创全国优秀、全国模范昆法品牌,再现基层法院排头兵的高光时刻。

以更优法院队伍夯实司法服务保障根基。该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研讨5次、政治轮训3期、专题讲座3次。始终把文化兴院融入日常,连续两年举办原创春联书写活动,持续打造传承20年法官论坛文化品牌,举办审执质效数据会商专题法官论坛,不断深耕法院文化阵地。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会,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以更强责任担当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该院坚持把推进诚信建设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落脚点,研究制定《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协调推动重点任务取得实效,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解决。深化司法公开,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100%,裁判文书上网1739份。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开展“开放日”活动5次,以公开促公正,以监督促公平。成立自治区首家“律师诉讼服务保障中心”,建立4项工作机制,提出12项工作举措,制定10项承诺,进一步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印发《关于在民事诉讼中防范与惩治虚假诉讼工作指引》,编制《诚信诉讼承诺书》《虚假诉讼风险告知书》,张贴诚信建设标语,引导当事人自觉维护社会诚信。

坚持抓好“2个重点”

在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上实现新提升

把握“三个维度”,精心绘就人民法庭新枫景。卜尔汉图镇是包头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辖区共有137家企业、1010家商户、4家上市公司,该院人民法庭始终坚持以法治“暖服务”培育营商“硬环境”,充分依托法官工作站,深化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开展“走访问需”活动,针对个案中发现的问题向企业下发司法建议,以“点”带“面”做好企业“法治体检”。2023年,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985件,其中涉企案件391件,占受理案件数的40%。昆都仑区共有物业公司140余家,服务辖区79.5万余人,每年涌入法院物业类案件3000余件,经过诉调对接,2000件左右需要进入诉讼程序。2023年4月,人民法庭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创建物业巡回法庭,制定《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实施方案》,联合区住建局、区物业管理协会统筹推进物业类案件诉源治理工作。物业巡回法庭聘请18名特邀调解员,组成3个工作团队,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同时,在阿尔丁街道办事处设立共享法庭,汇聚人大代表、社区居委会、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前端化解物业类矛盾纠纷。2022年全院受理物业案件1848件,2023年物业巡回法庭成立后,全年207件案件进入诉讼程序,2024年1至5月,150件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物业矛盾前端化解效果明显。该院积极推进“三级化讼”制度,在南卜尔汉图村创建全市首家“无讼乡村”。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检察室,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群众诉求“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紧盯“三个环节”,聚力打造诉源治理新高地。昆都仑区法院立足“诉前环节”,加强纠纷诉前化解。出台《打造“北疆枫桥”构建诉源治理大格局实施方案》,将诉讼服务前移至综治中心,积极融入“党委统揽、端口前移、一站解纷”的诉源治理模式。成立“人大代表多元纠纷化解工作室”,深化“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运用“新视云”网上解纷平台,构建起多元解纷新格局。1至5月,利用综治中心前端化解77起纠纷,“人大+法院”成功调解案件9件,“政协+法院”成功调解案件24件,新视云网上平台成功调解256件。该院立足“诉讼环节”,强化纠纷实质化解。通过召开立案工作会议,统筹推进“三大中心一团队”工作,提升诉讼服务质效,优化诉讼服务流程。围绕“公正与效率”,充分发挥速裁快审“轻骑兵”的作用,健全“分层递进、先行调解、调裁一体、速裁速审”的多元解纷格局。继续推行要素式审判、表格式判决,探索新型化送达方式,第二巡回法庭依托诉前法律志愿服务站,在提供诉前调解服务的同时拓展送达方式,与保险公司建立线上“一对一”专线对接模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该院还立足“诉后环节”,推进纠纷源头治理。建立司法建议督促反馈机制,通过“制发前沟通+制发后跟踪反馈”,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1至5月已发出司法建议6份,均收到回函。依托三大巡回法庭,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努力实现“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良好效果。

牢牢把握“3个项目”在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党建引领融合融通。昆都仑区法院发挥党建“书记项目”助推作用,始终秉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助发展”工作思路,该院领导班子获评“2023年度综合考评优秀领导班子”称号,第二、三、七党支部获得“2023年度区级堡垒支部”称号。制定《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法庭别样“枫”彩实施方案》,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带动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资深法官和优秀行政人员示范引领作用,连续两年举办“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活动,持续为青年干警发展铺路架桥、搭建平台。

审判管理抓实抓细。该院牢固树立“大管理观”,实行“日督促、周调度、月通报、季约谈、年总结”制度,努力形成法官自我管理、团队长主责管理、庭长重点管理、院长全面管理、审管办专门管理、政工纪检等部门协同管理的大管理格局。聚焦案件质量提升,制定《案件阅核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深入运行“四类案件”监管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聚焦案件效率提高,建立临期案件和长期未结案件台账,确定包案领导、责任人、清理措施,力促长期未结案件动态清零。聚焦案件效果实现,严格执行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合议庭工作规则,确保案件质量经得起考验。

司法调宣做优做强。该院严格落实司法调宣“院长项目”,努力形成“院党组全面领导、职能部门牵头主抓、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全院干警积极响应”的调宣格局。制定《新闻发言人制度(试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举办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会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专家老师为全院干警作专题培训,提升干警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量化绩效考核标准,以考核指挥棒调动干警积极性。

聚力打造“1个亮点”

在切实推进解决执行难上实现新突破

持续下好“一盘棋”。昆都仑区法院内部创新优化“大中心+小团队”工作模式,不断深化执行“三大中心”建设,结合执行团队建设和事务集约办理,做到简案快执、繁案精执、特案特执。外部持续深化党委领导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加强执行联动共治,与昆都仑区公安分局建立“执行110”工作机制并签订《执行110合作框架协议》,将法院“单独执”变为法院与公安局“联合执”。

持续打好“一场仗”。该院强化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坚持能动执行理念,丰富执源治理举措,有力推动执行指标高位运行。1至5月,执行结案144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9.035亿余元,全力兑现“真金白银”。开展专项行动8次,拘传被执行人188人,公开司法拍卖89件,纳入限制高消费名单711条,纳入失信人员名单18条,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批18人,多措并举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引导案件当事人主动履行。

持续建好“一支队伍”。该院以荣获区级堡垒支部为契机,持续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不断擦亮“执行先锋党支部”特色品牌。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执行办案进行全过程监管,对久拖未执案件进行重点督导,坚决防止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不断加强执行队伍作风建设。选好配强执行局员额法官,加强执行工作人财物保障,夯实执行队伍人才基础。依托“执行大讲堂”“政治轮训”等平台,加强执行队伍业务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执行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战斗力。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未来。昆都仑区法院将以“1231”工作思路为抓手,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地区高质量发展,用扎实的工作业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法院答卷”。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