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做瓷都文化守护者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10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16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景德镇市浮梁县臧湾乡探索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段兴宇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青山如黛、白墙红瓦、随处可见的家训文化墙、艺术作品点缀在乡间田野中……9月8日,全国省级法治报“红色治理看江西”采访团一行,走进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大家不约而同地被眼前的美景与艺术气息所吸引。

谁能想到,史子园曾是一块贫瘠之地。1966年,因新安江水库建设,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的部分村民迁移至此。近年来,寒溪村史子园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运用“村规民约”推进社会治理,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深入挖掘和推广普及移民文化。在好家训和好家风的传承下,作为景德镇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史子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采访团一行探访史子园。

“移民精神”引领家风传承

“刚来到史子园时,这里荒草丛生、破旧不堪,大家住的都是茅草屋……”68岁的徐有水跟着父母一起移民到史子园时只有12岁,但当年的情形仍记忆犹新。他说,史子园的村民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力更生的“移民精神”,一把锄头一把镐,开垦出了千亩茶园,用勤劳的双手开启了新生活。史子园的奋斗故事,温暖了几代人。

史子园对提炼出的家风家训家规原文原意,通过书法、绘画、照片等形式制作成书法艺术作品,并结合每家每户实际,悬挂展示在庭堂、院墙的醒目位置,或制成家训文化墙,用其中蕴含的道德准则、纪律规矩引导村民主动转变思想观念,让好家风好家训逐渐成为每位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推动了文明乡风的建设。

下一步,史子园将开展一系列最美评选活动,努力在全村形成“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良好社会新风尚,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

“村规民约”夯实自治根基

“为人素宽厚,乐善敦信义;语言勿妄发,举动勿放肆;公赋宜早输,安分守令律……”类似这样的“村规民约”“教育子女十训”在寒溪村各村民小组随处可见。

村民通过自己制定的“村规民约”,自发地成为了村规民约的践行者、捍卫者和弘扬者。同时,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手、退转军人、老党员、老干部等在“村规民约”实施中的积极作用,使村民自治更有活力,执行力更加高效。

“村规民约”的内容涉及公共道德、社会治安等众多领域,村民的言行举止时刻受到其他群众监督。“村规民约”的实施,使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群众间,少了争吵、多了帮助,少了矛盾、多了和谐;党群间,少了议论、多了沟通,少了抵触、多了参与,基层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全县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好长辈、好儿媳、好青年、好学生、好邻居等道德模范。

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史子园的蝶变只是寒溪村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的一个缩影。2019年,该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施工队刚进场,阻力随之而来,群众只提意见不提建议,设计方案一改再改,工程一度陷入停滞。2020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试点启动后,提出了将试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探索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思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寒溪村由内到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浮梁县乡村旅游的“样板村”。

臧湾乡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吕告钦介绍说,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乡、村两级主动调整思路,将村庄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后期运营等,全部让群众说了算,把群众从看台上请到舞台上来,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冲锋、群众争先的良好局面,群众热情空前高涨。在没有拆迁补偿的情况下,村民自愿拆除围墙2000余米、空心房1000平方米、腾空晒场3000平方米……当看到自己参与擘画的蓝图徐徐展开,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建设的村庄焕然一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事实证明,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放在核心位置,我们的治理基石才会更牢固。”吕告钦感慨道。

浮梁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吴凯民表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所有治理要素的参与,也需要各种治理力量的联动,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乡村治理的培根铸魂作用必不可缺。臧湾乡寒溪村以基层自治为突破口,以德治教育为引擎,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